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校园——记北外附校中学生第2周升旗仪式

发布日期:2013-03-04 信息来源:

2013年3月4日上午,我校学校领导、中学部全体师生及行政部门员工在操场隆重集会,举行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2周升旗仪式。来自初二(2)班张泠然和徐沪台两位同学分别用中英双语作了大会主持。主持人首先对来自高三(1)班的升旗手夏浩然同学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与此同时,该同学登台亮相。由高一年级同学组成的国旗护卫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把国旗护送至升旗台。在全体师生注目礼中,护旗手奋力将国旗抛向空中,伴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曦的第一缕阳光中冉冉升起在学校的上空。

1963年的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从此,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于是每年的3月5日也便成了雷锋纪念日。50年来,雷锋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升国旗仪式结束后,团委副书记刘志欣作了题为《学雷锋 献爱心》的国旗下主题发言。号召广大同学以“学习雷锋纪念日”为契机,全面开展学雷锋、献爱心的活动,从点滴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好事,践行雷锋精神,做新时代的“雷锋”。 最后,刘书记宣布正式成立“北外附校志愿者协会”,让这个一直在默默行动着的社团有了真正的组织。

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为“北外附校志愿服务协会”授旗。我校志愿服务的杰出代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救援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丁汀同学做了题为《2012年7.21北京大暴雨救援有感》的发言,丁汀同学在发言中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最后她说,通过这次救援活动和参加其它的公益活动,感觉我们虽然未成年,可是我们也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也能奉献一份爱心。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力量都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让爱充满人间!

最后,主持人宣读了上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及获得“优秀宿舍”的寝室名单。在积极、热烈的气氛中,我校中学生第2周升旗仪式圆满结束!

附一:团委副书记刘志欣发言稿——《学雷锋 献爱心》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明天是3月5日,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

50年前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每年的3月5日就是学习雷锋纪念日。

雷锋为人民服务,却从不图回报,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的人生岁月中不知做了多少好事:帮列车员拖地、打扫候车室,为丢失车票的大嫂买票,给困难战友家中寄钱等等。在我上中学时候,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毛主题用来形容雷锋的:“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不小心摔倒时,你是否希望得到的不是嘲笑,而是一双温暖的手扶你一把;当你遇到一个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你是否希望能有一个人耐心指导一下;当你迷路时,你是否渴望有人能帮你指点道路;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是否渴望身边有一群关心你、爱你的老师同学随时向你伸出援手,帮助你度过难关?

同学们,其实只要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献出一点点关爱,这就是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爱:自尊、自爱、自重、爱人、爱公物。

有同学问我,“老师,雷锋事迹都过去那么久了,为什么还要我们学习雷锋?”“雷锋的事迹是真的吗?”我反问:“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难道做好事、帮助他人错了吗?即使没有雷锋,难道我们就不要帮助他人了吗?”

雷锋确实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是雷锋精神却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见到师长、父母主动打声招呼;帮为我们辛勤上课的老师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看到同学受伤了、生病了,关切地问候一句,扶他上下楼梯,帮他打饭送水;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学习;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公共设施;看到教室的灯没关,厕所的水龙头还在滴水,随手关掉,为学校节约水电;捡到钱币或物品,主动交给失主或老师;同学在学习,我们保持安静;不打架、不骂人、不说不文明的语言;进出教室有秩序,为班级、为寝室的卫生、文明做一点自己的贡献,看到校园里、走廊上、宿舍的地上有别人乱丢的垃圾,及时捡起来丢到垃圾桶,我无数次的看到我们学校的校长、主任们弯下腰捡起校园里的垃圾,却真的很难见到同学们这么做,难道为所有的师生创造一个整洁、干净的美丽校园,只是老师们的职责吗?我们作为每天学习、生活在这里的一员不是更应该像爱护自己家一样爱护我们的校园吗?当然,在我们的校园中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默默奉献、让人感动的事例的。我校有两个学生社团组织多年来一直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奉行雷锋精神:北外附校志愿服务协会和北外附校跳格子爱心社团。

北外附校跳格子社团的对口支教学校是风华小学。两年来,跳格子社团在社长赵佳劼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给打工子弟学生进行家教和支教活动。这是学生自发的一个团体,完全由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学生有极高的热情参与到这个社团中,志愿者服务协会的高三三班李笑晗同学在高二下学期一学期坚持给走廊绿植浇水,慈善从小事做起。在李笑晗同学外出学习雅思的期间,高三年级的其他的学生接替这个工作继续进行。志愿者协会的其他团员利用课余时间为798孤独症孩子绘画宣传服务、王府井大街无偿献血的宣传活动。在寒假期间,负责志愿者协会的李连秋老师和高一二班张馨予同学参加了中科院云南科学考察活动,对云南碧溪的一所绘本图书馆进行了书籍捐赠工作,为当地哈尼族山寨送去了我们一点微薄的心意。我校志愿服务的活动还被《北京教育》选为推出校之一,在该刊上进行宣传。同学们,可以看出在学习雷锋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走的很远、做的很多。

今天校团委再次向同学们发出号召:学雷锋,献爱心,雷锋精神就在身边。3月5日星期二是雷锋精神主题活动日,同学在校园里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好事:同学们可以在校园里弯弯腰捡垃圾;可以是粘补墙报;可以是清洗教室内外墙壁,还可以是帮忙打扫老师办公室……总之,尽力做好每一件小事,尽力去帮助需要我们关心、帮助的人。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大家互助互爱,做新时代的“雷锋”!

今天我们正式成立北外附校志愿者协会,这个一直在默默行动着的社团。下面请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为“北外附校志愿服务协会”授旗!

附二:高二(3)班丁汀同学发言稿——《2012年7.21北京大暴雨救援有感》

2012年7月21日晚,北京经历了61年以来特大暴雨,导致全市大面积受灾,房山、通州、丰台等区县受灾严重,人民生命和财产受到巨大损失。听到这个报道后,我心里按捺不住了。看到一线志愿者在网上发布紧缺物品,我便列了单子到超市和药店购买了些矿泉水、药品、面包等、装了满满一背包。迫不及待的等待着天亮。晚上,妈妈下班回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原想妈妈会很支持我,不想她却极力阻止。妈妈说:“明天预报还有暴雨,都红色预警了。房山又是重灾区,你个小孩子救什么援?别去添乱了”。我不服气的说:“现在灾区需要人,我长大了,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我一定要去!”妈妈看我生气了,便开始耐心的给我解释:“现在道路还断着,你怎么去呢?咱家的车都淹了,也不可以送你去。帮助别人首先得保证自己的安全,当自己强大了才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说着说着妈妈的眼里边泛起了泪花。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受灾的画面一直在我眼前闪过,深深刺痛着我的心。决心一定要去房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月24日早上,我拿着在网上查的相关活动的具体安排与联络方式,背着沉甸甸的大包踏上了救援之路,经过4次转车,近3小时车程,到达了我们的集合地周口店。与志愿者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集合后,我们前往娄子水村,在村口我看到了一片断壁残垣,整个村庄约有10多户人家全部被大水冲垮,曾经幸福的家园被洪水无情的夷为平地。在路边一户倒塌的院墙旁,有一个被水浸泡了半截铁笼子,里边是一条肆意呐喊的狼狗,仿佛在对我们述说着昨日的悲哀。我们志愿者7人开始了救援活动,走到一户人家,院里边只有一位体型瘦弱的老奶奶,她弯腰在污泥里挖着家里的用品,挖出每一件沾满污泥的物品都要用干枯的手摸几个来回,说不定这些破旧的东西她用了几十年,在她的眼里每件都是珍品。由于暴雨受了惊吓,开始她不接受我们的帮助,生怕我们抢走了她的宝贝。后来在我们的安抚下,情绪才平静下来。我们7人找来了工具,先把院里的残留树枝捡走,然后挖去院里的污泥,几人一起使劲推开浸泡的变形了的家门,再把屋里进水和污泥清除。约两小时以后,小院的原貌又逐步的恢复了,老人的脸上浮出了微笑。我们告别了老人向下一站出发。

我们一路深一脚浅一脚的互相拉拽来到了阎仙岱慧智孤儿院,这里有好心人张居士从玉树收养的11个孤儿,接他们在京学习、生活,一直供到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他们将回家乡从事教育医疗等行业,报效社会为家乡服务。我们这次带去的文具,药品,生活用品和他们平时吃不到的零食,当我们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时,心里感到一阵酸楚。他们的教室和宿舍都是用彩钢板搭建而成的简易房。见到我们,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齐声喊:“哥哥姐姐好”!如此小的年龄竟受过两次大的灾难,死里逃生。我们几个女孩子都忍不住留下了眼泪。感觉帮助她们是我们这些大哥哥姐姐的责任。我们给孩子们发了些零食,学习用具。教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学英语,孩子们很是高兴。我们和他们依依惜别,约定以后定时来看他们。

虽然美丽的十渡已经封锁,水泄不通的杜家坎也没有了以往的气概。但我相信孩子们的冬天不会再寒冷,北京的冬天也会温暖!

通过这次救援活动和参加其它的公益活动,感觉我们虽然未成年,可是我们也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也能奉献一份爱心。只要我们携起手来,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力量都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让爱充满人间!谢谢大家!

(德育处 吴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