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学校工作简报第八期(总第8期)

发布日期:2012-07-24 信息来源:

专 稿

学生活动、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

——林卫民校长在新学期第一次教师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寒假期间,我校30名小学生应邀到联合国总部,向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展示了皮影和合唱等节目,所有表演以全英文的方式呈现,得到了各国外交家的赞扬,为国争了光,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赢得了荣誉。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小学部表示祝贺,同时也向辛勤工作、积极奉献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这一学期是我校开展国家级高中体制改革试验、推进“学校改进行动方案”的关键时期,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已在上学期公布,各学部、行政部门、年级组、教研组制订了相应的工作计划,这里我不再重复。这里我主要要强调的是,我们需要在三个方面转变观念、推进改革。

一、 从活动和生活视角转变“学生观”

1.学校必须呈现学生现在的生活,一种真实的生气勃勃的生活。活动是生活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是学生在活动中跟别人发生的关系而得来的,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养成守秩序和勤劳的习惯,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承担集体事务的一种义务。简单阻隔学生交往和关系的教育行为是不可取的。

2.教育是一种“引出”,教育的问题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活动并给予活动以指导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的活动,使活动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渐渐引到某种逻辑的道路上,并自然地实现教育的目标。能够自然地将学生的活动和自由与教育目标建立联系,是智慧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3.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冲动,总是有事要讲、有话要说、有思想要表达、有才华想展示,这些冲动来自四方面的兴趣:交谈或交流、探究或发现、制作或建造、艺术表现。如果不给学生正面表现的机会,学生就可能去寻找反面表现的时机。教育的场景不都是教师的,更要给予学生或创造更多让学生正面表达、良好表现的机会。

4.教育的理想的目的是创造自我控制的力量。但是,单纯取消外部的控制不能保证产生自我控制。如果学生总是逃避和摆脱外部控制,听任临时出现的念头和反复无常的想法支配自己的行动,其实是陷入另一种更危险的外部控制中。自主管理是在自我约束习惯和自觉理性基础上对学生的放手,其实是内在的控制和更有效的教育。

结合上述观点,我们的有关工作要作以下调整和提高:

1. 学科教学。学习知识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如果学校抛弃或弱化知识教学,“唯一的结果表明只能是普遍的愚蠢”。强调课堂学习中学生活动的重要决不以放弃掌握扎实知识为代价。一方面要寻找知识与学生原有经验(包括旧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在教学中开展相应的学生活动。教师要尽可能推动学生有更多的亲力亲为的学习行动。知识好比地图,经验好比实际的旅行,地图并不等于实际的旅行,脱离深思熟虑的行动上的知识是死的知识,当知识学习与学生的经验生长达成一致时,学习才有可能真正发生。教研组除了研究知识和教学外,还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组织学生学习,如何开展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等内涵与拓展的活动型事务研究与安排上。

2. 外语教学特色。外语教学的基础目标是培养人说外语,离开了说,谈不上语言学习。从这一点上,外语教学的活动应当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意义,它更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有话好说。可以组织相应的专题讨论活动,也可以动手与动口相结合。外语组还要大力研究提供自然语言动机下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尽可能地大胆表达,并指导学生逐步走向准确和正确表达,将外语学习沉浸在表达活动的海洋中,这样,才能打造外国语学校的核心特色。

3. 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生活的“小社区”,属于全班学生的领地而不只是班主任的封疆,班主任要引导和训练每个学生成为这个“社区”的成员,每个学生都有任务和职责,都有事情要做,用服务的精神做好班级事务,这对于学生将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含有重大且有人生价值的意义。班主任只是班级事务和管理的指导者和设计师,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成为班级日常活动的主体,使班级干净、整洁、有规则和规矩、团结和谐、积极向上,这是最大的德育行动。

4. 宿舍区管理。如果说学校是个社会,班级是个社区,则宿舍是个家庭。宿舍生活是家庭生活的简约和开放,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其中获得教养和道德的训练,加深和扩展关于与家庭生活相联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能力。宿舍区由于解除了课堂的束缚,学生可能变得不守法、破坏、粗暴和喧哗,改变这种现实的唯一办法,是设计日常和专题活动,指向健康、文明、艺术的类似家庭的生活。要强调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活动从属于家庭成员的共同利益的重要习惯,每个成员必须为整个家庭的自由快乐承担约束自己、服务集体的责任和义务。

5. 学部管理。学校管理有二大重点,一是时间管理,二是知识管理。对于时间管理,要给学生的活动留出时间,包括阳光体育活动、社团活动、自由活动,此外,还要留出专门的时段用于“五大节日”活动。每个学期初,各分管校长、各学部都要对学生的活动作出具体规划,这是非常重要的事务。各学部管理干部要经常去发现学生活动安排中的一些问题,不断挖掘潜力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学校活动。除了管理教师、管课内、管住学生以外,更要管活动、管课外、让学生来参与管理,只要设计合理的方案并长期坚持下来,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6. 教务处、德育处工作。教务处要组织各类学术型社团,落实专人指导,让科技活动、人文活动全面开花;德育处要安排各类社会活动型社团,开展术课类活动、日常集体活动、开设专题讲座活动等,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要充分用好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使这些场馆成为学生开展有意义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需要从更有利于学生生长、社会经验积累、知识能力提高的角度,来拓展学校的工作视野,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

7. 年级组管理。年级组除了对上负责外,更重要的是对全年级学生的现实和将来负责。消极地对待学生,机械地将学生集中在一起只做学部或学校交待的一些事务,这种“机器人文化”必须摒弃。年级组长要承担起“二校长”的责任,带领全组教师认识到职业的尊严,致力于维持全年级学生组成的“小社会”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每个社会成员的正确的社会生长,从道德性、知识性、成(为)人性三大特征来全面规划本年级学生的发展及相应的教育活动,要让学生承担起服务本年级这个“小社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打造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年级集体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 按照教师专业标准要求转变“教师观”

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有业绩,是在“全体学生的高成就”中得以体现的,全体学生的高成就是指基于学生自身基础上的学业增量和全面发展的相对增量。这些业绩的获取靠的是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离开了教职工,学校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校的业绩需要全体教职工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获得,学校只有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才能保障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即教职工团队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我们的目标是使每一个教师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质量教师”,只要教师有足够的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具有当教师的优良的非智力因素,例如爱心、责任心、勤奋、好学等,从理论上讲都有办法使教师实现“适合一切学生的高质量教师”的目标,关键在于如何建构校本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为此,我们要在教育部新发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引领下,做好以下事项:

1.统一思想。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不应该支离破碎和漫无目的,而应该与学校目标高度一致起来。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与学校“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的发展的目标一致才能确保教师对学校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首先,教师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理解、接纳和支持“学校改革行动方案”提出的各项工作目标。其次,学校发展应该是具有方向性地针对某一目标前进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应当勤勤恳恳地去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充分认识到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自主从事教学实务演练及自身教育专业与学科专精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安排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训练。目前,我们必须增加教师专业学习的时间,每周五下午是学校法定的教师学习时间,任何学部不得将这一时间浪费,随意让教师提前放学,这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极不负责的行为,学校也将利用这一时间开展全校性的教师教育活动,另外,各学部要在每周四隔周安排年级和教研组研修活动,作好统筹规划,不让一个教师失去学习机会,同时对教师外出学习的状况要严格管理,防范出现“逃学”现象,这种管理的严格、严肃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职业安全的最大负责。

3. 建设团队。高效能的学校应该能够建立起一个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专业团队,团队中的成员共同工作来实现组织的愿景。年级组和教研组应当成为学习型组织,年级组偏重于普适性教育教学方法的研习,教研组偏重于学科教学法的研习,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要承担起专业责任,自觉、主动地承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义务,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技术并与其他成员分享。

4. 科学评估。根据教育部新发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结合我校提出的使“每一个教师都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质量教师”的要求,建立基于真实性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估指标,采取自评、学生评、同行评、领导评、专家评等方式,重在发展性。

5. 创新机制。为了系统地做好校本化教师教育工作,学校将在本学期筹建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从创造学习共同体,开展基于教学实践的教师学习,对有效教学进行长期探究,创设教师校本培训制度,研制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方案等。

三、 面对多元化管理挑战改革行政事务管理

办学多样化、出口多元化是北外附校的现实,从学前、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从国内升学教育到国际课程,国际课程项目形式多样,还有培训中心和物业公司,纵横跨度幼儿教育和整个基础教育、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国内课程与中外合作课程,我们无法像通常的一元化学校那样采用自上而下的控制为主要特征进行管理,更要从全新的角度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为特征且符合我校实际的现代学校制度。

1.从集权管理到分权管理。学校的人权、财权、物权、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权要下放,校长不是一切权力的控制者,更多的是战略决策制订的领衔者、重大事务的协调者和指导下属工作的援助者。各个管理干部要按照学校“岗位说明书”的要求,承担全面责任,用好权力,主动工作,学会专业地做事,同时将专业的事做好。切忌出现按传统的一元化管理方式在静候校长指令,不研究事务,不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或者出现问题不敢承担等有悖于管理者基本底线的事情,学校再也无法容忍“不谋事、不做事、乱做事、不负责”的现象继续存在。

2.建立多元治理的管理新格局。目前我校的管理已从单一的权力中心走向多中心化,管理能否更加成熟,不再是放多少权,而在于管理干部如何发挥新的作用,如何增进自身的参与能力,能否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能否运用自主权,以及干部的成熟状态、自主意识和自主自治能力等。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来说能力和水平在不断进步,但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调整、提高,有一些管理死角还要清理,管理效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更少的统治、更多的治理”是我校改善内部管理环境要长期坚持的方向。

3.推进民主监督。要更广泛地听取教职工的意 见,有些重大决策要事先了解民意,民意反对的即使是正确的事,也得缓做,要事先做好思想工作,在达成基本一致时方可推进,简单粗暴是学校管理最忌讳的事,尤其是发展成熟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经常听取教代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只有尊重广大教职工,才能使大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才能建立“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氛围。

4.用好“市场调节”策略。逐步趋向成熟的北外附校,需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动积极性,尤其是涉及财务后勤方面的管理。如何建立“开源节流、科学预算、宏观调节、奖勤罚懒、注重效能”的市场式的治理结构,需要尽快拿出具体的方案。一个多中心、多组块、多项目的学校,用好“市场调节”策略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推进学校改进行动突破口之一。

最后,祝大家新学期工作、生活一切顺利。

大事记

● 我校被授予国家级“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国家级“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颁牌仪式暨高中特色发展年度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嘉禾昆泰酒店隆重举行。北京市教委领导、基教二处领导、教科院领导及各区县教委主管主任、中教科长出席了颁牌仪式。我校校长林卫民代表参加了该仪式。

此次颁牌活动,标示着北外附校办学成果得到了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标志着北外附校以复语外语课程为标志的办学特色进入了新的层次。如果能争取到与此相配套的非通用外语语种保送生资质校开设非通用语种创新型拔尖人才特色班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逐步构建紧密型的大学与附校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升学体系,北外附校将成为我校非通用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我校外语外交人才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有效延伸,从而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 我校荣获北京市科技教育最高奖——金鹏科技奖

2011年12月18日,由北京市教委等五部委联合举办的北京市第29届学生科技节闭幕式在陈经纶中学召开,北京市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健、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丽莉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全市金鹏团学校、科技示范校及科技教育有一定成绩的学校校长和师生近2000人参与了此次闭幕式。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表彰本年度在重大科技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学生。北外附校和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校荣获北京市金鹏科技奖,并作为海淀区获奖学校的代表,我校校长林卫民代表学校领取了金鹏奖奖杯。

● 我校小学生应邀赴联合国演出

2012年2月1日寒假期间,我校30多名小学生应邀到联合国总部参加了第一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活动,向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交官展示了我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双语皮影戏《狐假虎威》以及中国的经典传统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美丽的村庄》等皮影和合唱节目,所有表演以全英文的方式呈现,“小影人”的精彩表演和中国的经典传统民歌的经典演绎,得到了各国外交家的赞扬,为国争了光,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市、海淀区基础教育赢得了荣誉。

● 我校组织召开学区小学校长恳谈会

2011年12月20—22日,我校分别组织召开了西北旺、东升、西苑等三个学区30余所小学的校长恳谈会。恳谈会上,我校校长林卫民以“依托一流外国语大学、打造‘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为主题,向与会学区校长们介绍了我校的现状、愿景及发展思路。东升学区校长常有盛、西苑学区校长倪百明等参会校长对我校的发展之快、发展之好感到惊讶,也对我校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 海淀教委中教科副科长唐建中一行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2011年12月22日,海淀区教委中教科唐建中副科长等领导一行三人来到我校检查实验室、实验教学和学籍管理工作,检查组在听取了教务处主任主任王静、教科室主任周枫榕的相关工作汇报,并逐次检查了我校化学、生物、物理、通用技术实验室后,对我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给予“印象深,非常好”的高度评价。

● 我校举行新年联欢会

2011年12月31日,我校师生分别在小教楼多功能厅、主教楼二阶举行“北外附校小学部新年联欢会暨第四届英语节闭幕式” 、“中学艺术节闭幕式暨2012年新年联欢会”、“北外附校教职工新年联欢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彭龙教授出席联欢会并观看演出,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发表新年致辞。

● 我校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办公室系统工作会

2012年1月5日上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北外)党办校办主办,我校承办的2011年度北京外国语大学办公室系统工作会议在主教楼二层阶梯教室召开。北外党办校办主任贾德忠,我校校长林卫民,副书记、副校长高雁鸣,北外各院系和附属单位的办公室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北外党办校办副主任汤哲远主持。

● 我校召开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学习会

2012年1月14日至15日,我校召开了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学习会,校领导、中层干部及年级组长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彭龙教授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交流下学期工作计划,学习讨论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的具体措施。彭龙教授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学校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北外附校2012年已有一个良好开端,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干部能以附校为家,在未来发展更好,祝福附校的明天会更好。

各年级组、各学部、各处室负责人在基于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精细的安排,各分管校领导也从宏观上对德育、安全、外事、教学、教研、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发表颇具特色的讲话。会议最后,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作了总结讲话。

● 我校召开新学期开学动员大会

2012年2月11日,我校在主教楼二层阶梯教室召开了以“以学生发展为本,深入推进学校改进行动”新学期动员大会,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兼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发表了以“学生活动、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动员讲话,北外附校常务副校长王彤,副校长张继军,副校长、副书记高雁鸣分别就新学期工作思路发表讲话,会议由副校长、副书记高雁鸣主持。

● 我校进行开学工作大检查

2012年2月12日,学生返校当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姜绪范莅临我校检查学校开学工作,北外附校校长林卫民,北外附校副校长、副书记高雁鸣及学校部分中层干部陪同姜副书记对校园安全、各部门开学工作准备工作以及学生返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交流培训

●“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受邀来我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训

2011年12月1日下午,我校中学生迎来了敬仰已久的天安门国旗班首任班长董立敢。董班长在对我校升旗仪式进行现场指导培训后,又围绕着国旗知识和北京精神,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训课。

●澳中教育中心教学督导来访我校

2011年12月1日和2日,澳中教育中心(ACEC)教学督导丹尼尔先生来访我校,双方就VCE项目的开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我校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教务处主任王静等参加会谈。

●韩国著名大学教授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

2011年12月5日,韩国又松大学Solbridge国际商学院教授Dr.ALP,Dr.DAS以及又松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中国区主任阮晓文主任等应邀来我校进行了韩国文化介绍和英语的专题讲座,我校教务处主任王静等热情接待了来访外宾。

●我校迎来内蒙古考察团考察访问

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下午,内蒙古赤峰市中小学校长考察团在海淀区教委领导、赤峰市敖汉旗教育局局长的带领下来我校考察访问,校长林卫民、副校长张继军、小学部主任赵玉玲接待了考察团客人。

●我校参加澳洲VCE课程2011年度中国区峰会

2011年12月8—9日,由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课程评估署(VCAA)及澳大利亚百年名校黑利伯瑞学校主办的澳洲VCE课程2011年度中国区峰会在青岛十九中学举行,我校常务副校长王彤博士带领全体VCE项目组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我校举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专题培训会

2011年12月9日,我校在二层阶梯教室举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培训会,校长林卫民作了题为《我们的责任》专题讲座,副校长张继军及全校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教务处主任王静主持;此次培训会对于提升我校教师教育和学校教学管理的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意识的增强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校举行班主任专题培训会

2011年12月13日,北京市教育学院张红教授举行了题为《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与行动》的专题培训,我校全体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参加此次培训,该主题引发了教师对“班主任专业化”的积极研讨。

●我校高三VCE学生回国座谈

2011年12月26日,在澳洲墨尔本市就读高三的北外附校VCE班学生赵婧廷、等四名同学在圣诞假期回到附校,利用班会时间与高中VCE班的同学就澳洲学习生活及AEAS考试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

获奖和升学信息

1、在2011“亚洲杯”奥数之星创新思维总决赛中,我校21人获奖,其中2名同学获得冠军;

2、在全国第五届德语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2名同学获得了A2级别和B1级别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4、在北京市中小学武术比赛中我校10名选手获得五个项目的第一名;

5、在第三届北京市百校外语艺术大赛决赛中,我校5名同学,通过演绎经典电影《魂断蓝桥》片段中的配音节目获得金奖;

6、在海淀区征文比赛中,我校初二李念念同学摘得“特等奖”的桂冠;

7、在海淀区研究性学习课题征集评比活动中,我校10个课题组获奖,其中邵梦菡等4名同学的课题《教学楼门与学生比例关系的探密》荣获一等奖;

8、在雅思、托福和SAT2考试中,我校贾航同学取得雅思7.5分、兰钰同学取得94分和2020分、许婧怡取得托福112分的好成绩,其优异成绩已达到申请美国常青藤大学的分数线。

9、在2011年的海淀区的五年级监测中,我校取得英语平均分为98.84(优秀率为100%,高出海淀区英语平均分7.38分,排名第2)的优异成绩。

10.我校高三王雨薇同学,以85分的优异成绩,被美国罗格斯大学商学院无条件录取。高三庄清悦、魏薇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被罗格斯大学商学院直接录取。

11、在2012年全国艺术联考中,我校高三年级李夏婧等9同学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获得申报2012年全国一流艺术院校(如清华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的资格:

12、近日,我校高三许婧怡同学被全球顶级四大艺术学院之一、英国时尚设计专业排名第一的伦敦圣马丁艺术大学(Central Saint Martins - University of he Arts London)录取。该同学同时收到美国艺术类研究所排名第3名的芝加哥艺术学院、第11名的加州艺术学院和第15名的奥蒂斯艺术设计学院的入学邀请,并且获得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奖学金;其艺术专业作品在加州艺术学院作品展中被迪奥公司艺术总监慧眼识中,她也因此获得去迪奥公司带薪实习的机会。

13、在海淀区2011年(第八届)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评选活动中,由我校小学部张立新老师和杨青老师指导,邹学红老师负责,苑文娟等老师共同完成的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研究》,获2011年海淀区(第八届)教育科研创新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