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致2018届高三毕业生

发布日期:2018-06-26 信息来源:

致2018届高三毕业生

北外附校校长 林卫民(研究员、中学特级教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流年似水,春华秋实。又是一年桃李香,校园再奏毕业曲。

同学们在北外附校度过了3年高中生活,其中一些同学在这里已经生活了6年甚至12年。刚才播放的记录片,是同学们对于校园生活的美好回忆,“我们就像一个划船者,朝后看时船头已经前进了一大截”,同学们在这里获得了成长和进步,“我们要感谢的是,我们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在此,我代表学校祝贺同学们取得了好成绩,也感谢大家。

在即将离别之际,作为校长,作为你们的长辈,我还想向大家叮咛几句。

1.要学会独立前行,直面未来的不确定性。

毕业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旅程的开始。你们要从这里出发,走向大学、走向社会、走向未来。人们无法给未来下定义,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未来一定与“人工智能”有关,让人恐惧的是“智能机器有着强大的学习能力”,这就给本来已经不可预测的未来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人们无法以现在的逻辑去推测未来。你们的父母再也无力牵着你们的手一起走向未来,未来的一切都必须靠你们自己去独立面对。杜威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能够继续教育自己”,爱尔兰有一句谚语“不管你的祖父个子有多高,你都得自己长高”,今后,除了你自己,没有人真正能够教会你怎样成为自己、怎样担当责任、怎样好好表现,在通往自我认知的成长道路上,推卸责任和归咎于他人,这是最主要的绊脚石。“学习不只是为了拥有知识,更是为了成就自我”,要知道,你内心的强大是多么的重要,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发展自己一切发展的可能性,坚定信念,走向不可预测的未来。

2.最重要的事,要养成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大凡成功的人一定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坚持。才干不能够取代坚持,有才干而郁郁不得志的人比比皆是;天分不能够取代坚持,天才中有太多的穷困潦倒者;教育不能够取代坚持,受过教育的流浪汉充斥街道。坚持、坚定是最重要的。”

坚持不懈的精神,首先体现在阅读和思考中,美国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说“关于人生的奇迹之一就是,不管你年纪多大或者境况如何,你在教育上的任何缺陷都可以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弥补。”你们家的书房就是你的大学,你的知识增长、能力提高大部分源自关起门来好好读书,读好多好多的书。学习原本就是这样,主动、热情、与已相关,将读到的东西以自己的办法进行消化和吸收,可以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每到你感到疑惑的时候,应当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书读,只要坚持不懈地阅读和思考,一切有意义的事都会变成意思的事。

3.从未成年人到成人世界,还要修炼“大格局”的胸怀和智慧。

在北外附校的校园里,老师爱着你们是为了你们能学会爱别人而不只是享受被爱;老师关怀你们是为了你们能学会关怀他人而不只是依赖着被人关怀。从离开这里的那一刻开始,你们将进入成人世界,自然地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麻烦事,例如受到委屈、遭遇不公正或其他挫折,于是,你们会逐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别总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够照顾你,而是要反过来,你要去照顾甚至拯救这个世界。”

你们还会感觉到这个世界令人莫名其妙,正如美国“领导力之父”沃伦.本尼斯所描述的那样,当他去见一个精神病人时,“我向他伸出手准备与他握手,可他却上来就踢了我一脚”,在你坚守善良待人时,还得防范那些会突然踢你一脚的“孬样的人”,在你修炼自己智力资本的同时,还要在社会资本上有同步的提升。社会经历中有魔力,也有智慧,你在压力、挑战和逆境中发现的魔力越多,你的智慧也就有可能成长得更快。正如海明威所说,“世界让我们伤痕累累,但最终我们的这些伤处会长得更加结实。”

亲爱的同学们,花开花谢,树还在这里;人聚人散,影子还在这里;你来你走,附校和老师还在这里。希望你们牢记“兼容并蓄,博学笃行”校训,大气为人,大智谋事,大爱行天下。前路漫漫,愿大家且行且珍惜。

谢谢。

1E874

 

2018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