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贾德忠研究员为我校全体教职工举办基础教育国际化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9-12-16 信息来源:
12月13日,我校在国瑞厅举办全体教职工培训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贾德忠研究员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新时代外国语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教育政治学分析——基础教育国际化预备人才的培养》的专题讲座,我校校长林卫民,党总支书记张继军,以及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全校教职工近400人出席会议。培训会由林卫民主持。
贾德忠以独特的教育政治学视角解读基础教育国际化,围绕“新时代外国语学校的生存观”“新时代的外语人才观和教育国际化观”“新时代外国语学校的发展观”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新时代外国语学校建设、发展和基础教育国际化预备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
首先,贾德忠为大家解读了本次讲座主题的丰富内涵,让在座的老师充分了解了新时代的具体背景,明确了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含义,认识到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及基础教育国际化预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深入剖析新时代外国语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贾德忠指出,北外附校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学校,要居安思危,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改革开放、多语种办学、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流的外语教育资源等优势。关于新时代外国语学校应树立什么样的外语人才观、教育国际化观,贾德忠强调,这是外国语学校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通过梳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科发展的链条,他指出北外从单科性外国语大学、多科性外国语大学向外向型、国际化的文科类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过程,正是顺应不同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折射出不同时代外语人才观的历史变迁。北外附校作为北外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以及北外的优质生源基地学校,要与大学做好衔接,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桥梁。今天的外语人才如何界定?他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他认为教育国际化就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教育,研究教育,发展教育。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外语老师的事情,与每一位学科老师都息息相关,值得外国语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反思。
对于新时代外国语学校的发展观,贾德忠强调,定位是前提、教师是关键、课程是核心。其中,对于如何明确外国语学校的发展定位,他指出,不仅要把握办学方向、特色发展、培养目标三个关键因素,还要在国际化预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处理好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基础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外语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三对关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外国语学校不仅要培养教师的国际化素养,提升各个学科教师的外语能力,还要通过教师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国际化意识,养成国际化思维,同时要发挥好外籍教师的作用。课程是外国语学校发展的核心,建议北外附校制定国际化行动计划,并落脚在课程上。关于课程建设,不仅要抓外语课程,关注外语基础教育教学的研究,也要统筹非外语课程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要在基础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嵌入”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助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对于北外附校未来的发展愿景,贾德忠认为在基础教育领域,校长就是一所学校的旗帜和灵魂,校长的理念和思路决定了学校未来办学的高度。希望北外附校在林卫民校长的带领下,特色发展,砥砺前行,传承历史、创造历史。他希望北外附校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国际化方面的研究,期待附校每一个教师既是基础教育一线的实践者,也要努力成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者和引领者。
本次讲座让全校教职员工受益匪浅。林卫民表示,贾德忠研究员的讲演从全新的视角解读新时代外国语学校生存机遇与发展挑战,刷新了老师们对新时代外国语学校生存观、国际观、发展观的认识,带领大家回顾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带给大家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和启示。北外附校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领导下,传承60年办学传统,进一步凝练国际化办学特色,不负时代使命,再创新的辉煌。
(编辑 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