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读书,用心成长——清河学区语文工作坊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日期:2020-11-27 信息来源:
为了促进工作坊成员之间的读书交流,解决成员们在日常教学中的疑惑,11月26日下午,清河学区语文工作坊北外附校成员在吴正宪工作室进行读书交流分享会。此次分享围绕11月的共读书目《学会在线教学》进行,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现场氛围活跃。
老师们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实际出发,强调混合教学的各要素要有机“混合”。线上教学期间我们的教学资源既有北京市的网课资源,又有老师们根据本校学情设计补充的校内资源,形式上也有录播课与小组活动直播课的区分。结合学生的学龄特点,王兴兴、许丽娜老师提出线上课堂应该增加直播课程,夯实基础。随后,老师们从自己的线上课堂出发,提出目前直播课程课堂中的应用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而后期可以增加夯实基础的直播课,如重点题目的讲解。另外,为了保证课程有效性,直播课程不可三科同时进行。万响老师从混合的要素角度提出,在传统课堂仍然可以保留线上教学一些优秀的地方,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混合,结合书中混合要素中提到的学习评价,张月华老师带领工作坊成员对本学期制定的《日有所诵》评价量表进行了优化,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及互相评价。
张坤老师从在线教学中得到线下教学的启发和启示,强调学生每课的“习得”,提出教学评估应该看教师有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在当堂课培养的语文能力有没有习得,张月华老师从作业的设计上进行了补充,认为作业要与当堂课内容有关,接着,石霞老师针对《乐学手册》的设计,也提出了“由点到面”的想法。石老师结合专家进校的指导,提出“学生的获得”要有“支架”,而支架并非强度越大越好。在课堂中可以根据课型确定“支架”类型。
汤舒婷老师和杨萍老师结合自己在线上教学中的思考,分别从翻转课堂中学习任务单的使用以及深层学习的教学策略两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汤老师提出教师要设计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定学习目标和方法。杨萍老师认为在低年级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希沃白板让识字写字变得更有趣。杨雅惠老师分享在线教学的方法设计,结合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六层次,从掌握基础知识、提升与拓展、突破疑难问题三方面总结教学设计的环节。
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在成员们积极踊跃的发言中结束,教师读书交流会的举行,展示了老师们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老师们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启迪了智慧, 懂得了生活,学会了工作。今后,工作坊成员将继续坚持阅读,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读书分享会,充分调动了老师们读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好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高了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年级语文组 万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