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研究】大单元学习主题教学实践探究——数学教育专家吴正宪指导我校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1-03-15 信息来源:
为实现减负增效,打造高质量数学课堂,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3月10日下午,数学教育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再次走进我校指导教研工作,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建好‘承重墙’,打通‘隔断墙’”的讲座。我校校党总支书记、小学校长张继军,我校副校长、初中校长杨磊出席,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活动。
吴正宪从“心中有儿童”、“深度学习——大单元整体教学探究”、“建墙与打通”等几个层面为在场听众传授了新的教育观念。
吴正宪提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儿童。我们要打造的高质量课堂应该是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课堂。学生对学习有积极的期待,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把学生带到数学世界中去。心中有人的教育,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是根本。她一阵见血地指出:想要实现减负增效,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单元学习主题,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知识整合,不只是学科内部的整合,还包括跨学科的综合实践。
她认为“建好‘承重墙’”的本质是抓住核心,建立整体结构,凸显本质。教师应该做的就是集中火力找到发力点,集中发力点,使学生思维进阶,实现单元学习主题下的深度学习。这个发力点就是单元学习主题中的“大问题”,教师应以以挑战性的任务驱动开展主题学习,引导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参与深度探究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持续性发展。从能力上讲,建好“承重墙”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能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以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关于“打通‘隔断墙’”,她阐释道:以数学核心内容为线索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后,围绕核心内容寻找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之间的一致性,建立起具有整体性、系统性、逻辑性的知识结构,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结构性思维。
在场教师通过细细品味吴正宪的报告、观看其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例片段,教育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对于大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吴正宪到我校指导教研真正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每位老师都收获满满,并引起了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深深的思考。
如何建立承重墙、打通隔断墙?又如何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创造有深度的课堂?这些问题都需要老师们继续探究和不断实践。小学数学教研组将继续在专家团队的引领下,深入研究,通过主题研修促进教师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打造高质量数学课堂,真正做到读懂数学,读懂课堂,读懂儿童;使每一个孩子在充满魅力的高质量课堂上积极投入学习的怀抱,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