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报》报道我校学生侯成奕荣获北京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辩论赛冠军
发布日期:2021-04-23 信息来源:
辩论小冠军 沉静内心方可锋芒毕露
2021年4月,为期5个多月的北京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辩论赛落下帷幕。本次赛事共分为预赛、初赛、复赛和决赛四个阶段,汇聚北京市近百所学校、上千名优秀的小辩手们参与角逐。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小辩手们荣获佳绩,侯成奕同学更是荣获冠军。
在高手云集的辩论赛中,如何脱颖而出呢? “通过辩论,我赢的不是辩论的冠军,是我自己。” 侯成奕这样回答。
自五岁开始,父母经常带他户外登山和徒步穿越。曾连续9小时不停歇穿越海坨山经典徒步路线;曾连续11小时穿越25KM的京郊挂壁公路徒步路线;曾徒步白河峡谷经典徒步路线。活跃于小五台山、海坨山、冰山梁、老掌沟、北灵山等多条户外线路。这其中户外露营是一项综合野外生存的初级体验,对侯成奕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和心态的平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些锻炼从他的性格变得比较坚韧,遇到事情时,心态相对比较沉稳。
侯成奕的摄影和美术的爱好也得到了父母长期的支持。这两项爱好,锻炼了侯成奕的耐心,让他学会安静地等待克服内心的焦虑和急躁。
“辩论前期准备在这一点上也有类似之处,从决定一个论点切入方向后,一点点整改和补充,一点点的预判对手的思路和回答可能,讨论安排引导对方回答的方向和内容的对辩和质询方案......团队的整体辩论策略分析上,都需要安静下来并深入其中。”这种内心沉静的力量,为他带来了赛场上的锋芒。
侯成奕还是学校微电影社团的成员,担任摄像和剪辑工作,这更加提高了他的组织能力。微电影社团里摄像的工作,起到连接与协调的作用。“这次辩论某个角度上,我就是在做微电影社团里面的工作一样,不断地协调和连接,不断地演练和剪辑。协调好团队作战的思路和方法,做好每一个辩手位的个人能力的某项牺牲,每一个辩手位都要为其他辩手位做服务打配合,这或许是我们团队制胜的关键。”
学校里,语文田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她常常说:“想要更好地表达,先要学会倾听。”课堂上,她从来不会打断任何一位同学的发言,也总是教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让侯成奕学会了从别人的观点中捕捉新知、开拓思路,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正是因为善于倾听,在辩论赛场上,他能迅速地整理对方的观点、抓到漏洞、调整自己的思路和方向。田老师还经常在班级中举办“你能说服我吗”“好书我推荐”“小小辩论赛”等各种活动,在一次次历练中,侯成奕越来越会表达,越来越自信。
近年来,北外附校里许多像侯成奕一样的孩子在各项比赛中获佳绩。在这些耀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开放、前卫教育理念,老师们的科学引导以及学生们的不懈努力。
文/通讯员 李晓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