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校举办融通书院、融汇书院学生代表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4-12-30 信息来源:
2024年12月29日上午,融通书院和融汇书院学生代表座谈会在209会议室举行。校长张文超、党总支书记张继军、副校长马晓燕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课程教学中心主任王静主持。
座谈会上,与会领导首先听取了每位同学的学习体验、收获及建议。融通书院的同学们表示在两门核心课程中收获很大,“全球议题”课程中了解国际组织及其工作机制,讨论全球议题中的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等,极大拓宽了视野。“英语沟通与演讲”课程中掌握了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观点,提升了自信心与沟通力。融汇书院的同学们表示“数学建模”课程中学习到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以致用的实践态度。“碳中和”课程全面深入学习了全球变暖、海冰和陆冰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等,更加理性思考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大家建议今后增加时政英语的内容,邀请更多学术专家、业界翘楚来“融通大讲堂”“融汇大讲堂”开讲,多一些实践机会等。
张文超校长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积极作出回应。他指出融通书院和融汇书院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老师们采用创新的跨学科、跨文化、跨场域的教学方式,带来相关领域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前沿科技和应用场景等,帮助同学们拓宽全球视野,培养多元思维。面向2035年,希望同学们勇担重任,成为时代和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张继军书记殷切希望同学们要将融汇书院/融通书院的学习与课内学习内容有机结合,除了在特长领域深耕外,更要寻找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努力将兴趣变为志趣。马晓燕副校长回应同学们的需求,表示将邀请更多国际事务方面的业界专家来校讲座,根据学校统一安排,组织更多的实践参访活动。
为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后备人才,2024年10月,北外附校成立融通书院、融汇书院。书院课程注重通过层次化和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书院简介
融通书院创新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别与区域研究、国际传播为主要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为核心目标,强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际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系统培育具备国际组织人才、国际传播人才、高级翻译人才潜质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融汇书院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配置优质资源,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大科学观”引领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知世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将科学的精神和思想、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作为解决问题、创造实践的底层逻辑,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地球系统、空天科技、电子信息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国际化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