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4:十大亮点串联北外附校的奋进之路
发布日期:2025-01-01 信息来源:
编者按
岁月镌刻荣光,奋斗绘就梦想。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海淀区与北外就共建北外附校达成共识,北外附校全面开启特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一年来,在海淀区教育两委和北外的坚强领导下,北外附校打造“三通四跨”融通育人文化,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获批实施“1+3”培养实验项目,成立融通书院、融汇书院,系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促进学生多元发展,让学生玩转课间一刻钟,扎紧安全保障及规范管理制度笼子......让我们透过十大亮点一起回顾北外附校的2024。
01 北外与海淀区就共建北外附校全面达成共识
2024年1月,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与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共商校地合作
2024年4月,海淀区副区长武凯,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教委主任杜荣贞与北外党委书记王定华会谈
自北外附校转制海淀区属公办学校以来,如何更好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打好根基,服务北京市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和海淀区高水平开放示范城区建设,是北外与海淀区教委共同关切的重要议题。经多次会商,北外与海淀区教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从办学条件、队伍建设、资源保障等方面,就共建北外附校全面达成共识。全年北外共有158人次专家、优秀教师走进北外附校,常态化开展特色课程研发、授课讲学活动。海淀区教委投入大笔专项经费,支持北外附校食堂标准化建设改造、外墙砖防护网加装、外籍教师聘用、特色课程研发等,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相关链接:
02 实施特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2024年4月,北外附校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2024年4月,北外附校召开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北外附校特色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计划
经历1959-1988、2002-2022两次创业历程,北外附校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如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重塑办学新机制,树立教育新优势是摆在全体附校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深入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北外附校制定特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经第四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构建学科关联互动、学段进阶衔接的融通课程体系,打造外语与全球胜任力教育高地、地球系统与空天科技教育高地、五育融合素质教育高地,形成小初高一体化发展、北外附校和北外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联袂发展、教育集团内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等目标任务,为学校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指明了方向。
相关链接:
03 以“三通四跨”打造通文化体系
2024年12月,北外附校校长张文超分享融通课程建设思考与实践
2024年10月,北外附校教师马笑迟展示融通课例“Saving Water ”
无特色不品质。北外附校以培养对国家有用的国际化预备人才为宗旨,以服务中国更好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为使命,将育人目标聚焦为“三通三力”,即努力培养学生精通语言、融通中外、会通文理,具备与世界交流的沟通能力、与世界对话的话语能力、与世界共舞的学习能力。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北外附校以跨文化比较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场域体验学习、跨学段进阶学习撬动教学方式变革,引导学生掌握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掌握不同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关联,掌握课程内容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在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4学术年会、海淀区多语联盟工作研讨会等场合,北外附校以主题发言、优秀课例、成果展示等形式,分享以融通理念推动国际化人才基础培养的新思考新实践新成果,引起良好反响。
相关链接:
04 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2024年5月,北外附校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
北京一零一中各学科教学名师走进北外附校指导教学
2024年11月,北外附校与北京一零一中组队,问鼎全国中学生冰球锦标赛
海淀区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实践,推动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形成了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集团化办学海淀范式。2024年5月,北外附校正式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保持独立法人,采取联盟式集团化办学的模式。加入集团后,北外附校与北京一零一中在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教育教学共研方面加强实质合作,北京一零一中各学科教学名师走进北外附校开展听评课、专题教研。双方还落实学生联合贯通培养、社团文化活动共建共享机制,北外附校学生陆续走进北京一零一中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机会。
相关链接:
05 获批实施海淀区“1+3”培养实验项目
北外附校“1+3”项目课程体系
2024年11月,“1+3”项目班学生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4年12月,“1+3”项目班学生走进中国政法大学
2024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启动新一轮“1+3”培养实验项目建设,北外附校从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复语型国际化预备人才出发,在课程体系、实施路径、发展通道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成功获批海淀区“1+3”培养实验校。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按照既定方案,集中优质资源研发开设外语特色课程、初高中衔接课程。如在物理、化学科目增加实验课程,开设学术英语、新闻英语、经典导读等外语特色课程。同时,学校组织项目班学生走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为成长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链接:
06 创办融通书院、融汇书院
融通书院“全球议题”课程
融汇书院“数学建模”课程
北外附校立足全球治理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际传播人才等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基础培养,积极探索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2024年10月,北外附校融通书院、融汇书院正式开班。融通书院以“融通中外”为宗旨,聚焦国家政策、全球议题,重在启发学生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融汇书院以“科教融汇”为宗旨,聚焦空天科技、地球生态、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重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启迪智慧之光。书院课程采用探究式沉浸式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全球议题”课程聚焦全球性挑战,将模拟联合国的辩论与协商过程、如何撰写立场文件等加入专题教学。作为学科课程的重要补充,学校开设融通大讲堂、融汇大讲堂,邀请高校及行业机构权威人士走进北外附校,举行高端讲座。
相关链接:
融通大讲堂第三讲|Sharing Chinese Stories
07 系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北外附校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项目
北外附校科技节
北外附校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打造集学科课程、前沿课程、科普讲座、科学阅读、科学竞赛于一体的科学教育体系。学校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研发空天科技、电子信息、地球系统等专门课程,推进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重引领引导,强社会协同,依托中科院大学等社会机构,开展科普系列讲座283场,其中科学家进校园11场,举办科学阅读、信息比赛、科学比赛等科技节系列活动。北外附校获评海淀区科技示范校,学生陈科融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活动(无人机项目)总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学生杨明宇在2024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总决赛中摘银。
相关链接:
北外附校高中生杨明宇在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中摘银
08 让学生课间愿意玩、有的玩、玩得好
2024年12月,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到北外附校调研课间工作
2024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到北外附校调研课间工作
2024年12月,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重点报道北外附校课间工作
北外附校将课间改革作为落实“双减”工作、推动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做出统筹安排。为使学生愿意玩,学校发起课间活动总动员,以班级为单位动员同学们设计各种创意游戏,倡导老师干部与孩子们“切磋”球技、一起玩游戏,向家长发起“征集传统游戏”的倡议。为使学生有得玩,学校因地制宜开辟了六块活动区域,添置了12张乒乓球台、9块羽毛球场地,以及单杠、攀爬设施。为使学生玩得好,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增设相关课程、社团,形成贯通课内课件课后的全链条。人民日报、教育部微言教育、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进行重点报道,引发良好反响。
相关链接:
教育部微言教育:课间15分钟,如何推广开?
09 以特色教育品牌为学生童年和青春添彩
2024年3月,北外附校鹏鶱武术队斩获北京市传统武术锦标赛冠军
2024年12月,北外附校沐泽戏剧社团音乐剧《东坡春晓》荣获市级金奖
2024年,北外附校以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倡导“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打造特色教育品牌,持续提升育人质量,成效明显。北外附校德育团队获批北京市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重点项目。鹏鶱武术队斩获北京市传统武术锦标赛冠军,啦啦操队勇夺全国联赛双冠。北外附校获批海淀区美育示范校,行进旗舞团荣获全国行进艺术大赛金奖,Dream Flyer合唱团、沐泽戏剧社团分别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戏剧展演中荣获金奖。除了五育并举的特色品牌,国际教育的金字招牌愈加闪亮。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北外附校与来自美、英、德、法、俄等10个国家的16个教育机构和国外姐妹校,开展30余场国际交流和文化体验活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国际视野。
相关链接:
10 扎紧安全保障及规范管理制度笼子
2024年11月,北外附校党总支书记张继军在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会上交流发言
教育部将2024年定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北外附校对标对表“规范管理年”工作要求,以“依法、规范”为核心,以安全保障、规范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制定出台“1+N”食堂管理系列制度,配足配强食堂管理团队,重点完善日排查周管控月调度制度、校领导及干部教师陪餐制度、膳食委员会三级工作机制、菜品月满意度调查制度等食品安全监督机制,让学生吃得更放心、更卫生、更营养。作为全国两所中小学代表之一,北外附校在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交流会上交流发言。把维护师生基本权益作为规范管理的逻辑起点,经桌面推演、交流研讨和研究论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明确校园火灾、食品安全、拥挤踩踏、公共卫生、人身伤害等八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
展望2025,全体北外附校人将继续沿着“真教育、新教育、大教育”的方向砥砺前行,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用爱和智慧点亮孩子们的未来,用行动和承诺书写北外附校特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