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们在一起”,从塞纳河的涟漪,到慕田峪的回响:法国巴黎东部国际初中回访北外附校

发布日期:2025-04-25 信息来源:

2025年4月2日至12日,北外附校迎来了法国巴黎东部国际初中28名师生,开展为期10天的沉浸式研学交流。作为3月我校师生赴法交流的回访活动,双方通过深度课堂互动、非遗文化体验及跨国家庭生活,构建中法青少年双向成长的教育平台。


欢迎仪式


在4月3日的欢迎仪式上,北外附校副校长马晓燕回顾了两校六年来的交流情况,强调共同办学目标将让双方合作更加紧密。法方带队老师陈平文感谢接待,期待两校在未来合作中友谊开花结果。文艺表演中,北外附校小学生合唱团用法语合唱《风筝》,初中学生姚怡蔓弹奏古筝曲《渔舟唱晚》,尽显中国古典音乐韵味。



在思维碰撞中构筑知识桥梁



北外附校以初中核心学科为纽带,让中法学生在知识探索中自然开启文化对话。

学科融合课堂涵盖生物、语文、英语课程。生物课围绕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展开,中法学生主动引用课本知识,讨论对比北京的槐树与巴黎的梧桐树,探讨城市绿化中的文化选择。语文课精读《阿长与〈山海经〉》时,法国学生感受着汉语独特的韵律与文化内涵,向中国小伙伴请教“元旦吃福橘的习俗”。“预测未来”英语课聚焦将来时语法,中法学生共同完成情景对话任务,法国学生思维活跃,观点新颖,中国学生逻辑严谨,表达流畅,智慧的火花在讨论中熠熠生辉。


非遗传承课堂成为文化感知的核心场景。剪纸课上,法国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蝴蝶主题剪纸创作,各种造型的红色蝴蝶在指尖翩翩起舞;武术课中,从抱拳礼到五步拳,法国学生在"动静相生"的招式里领悟"止戈为武"的哲学内涵。

新兴运动课堂创新了交流形式,成为友谊的升温场。操场上,中法学生一同参与体能力量训练和长跑训练,混合组队开展乒乓球、足球友谊赛。中法学生还一同参与了匹克球赛,北外附校学生主动担任"技术翻译",用法语讲解规则、示范发球技巧,在跳跃挥拍间形成默契配合。


在烟火气中读懂中国


来访师生深入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走进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孔庙等古迹,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走进798艺术区、中国科技馆,感受中国现代艺术与科技的蓬勃发展。

24名法国学生入住北外附校学生家庭,在日常生活中深化文化认知。法国学生跟着“中国家人”揉面擀皮,亲手制作饺子、馄饨。北外附校的学生化身小导游,带领法国伙伴穿汉服、逛市场、郊游登山,在社区广场的锣鼓声中学习扭秧歌,引来爷爷奶奶们的围观点赞。两名法国学生在中国家庭度过了难忘的生日,温馨的庆祝氛围带来满满温暖与感动,成为此次研学难忘的珍贵回忆。



结语


临别时,法国学生万美娜(Milena)依依不舍地说:“我喜欢北外附校的一切,宽敞的运动场、充满活力的校园,还有和我们一起踢球的中国朋友们,都让我舍不得说再见。我会把在这儿的故事,讲给巴黎的每一个朋友听。”

从欢迎仪式上的理念共鸣,到课堂中的知识共建,再到家庭里的情感共振,这场交流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文化展示,而是用教育者的匠心,让中法青少年在课程的肌理中,触摸到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在彼此的眼睛里,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正如法国学生的班主任勒巴老师(Thierry Lebas)在告别时所说:“孩子们带走的不只是长城的照片,还有一起听课的专注,讨论时碰撞的火花,以及阳光下奔跑的快乐。这些真实的连接,让‘中国’不再是个遥远的地名,而是一群朋友、一段时光、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