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亮相亚太模联!北外附校学子展现国际视野与沟通力

发布日期:2025-07-16 信息来源:


近日,2025年亚太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亚太地区优秀青年的交流平台上,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派出的十五位同学积极参与,在学术探讨、外交磋商中表现出色,展现了良好的综合素质,成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和跨文化能力培养成果的生动体现。


本届大会围绕全球治理重要议题展开,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模拟参与国际事务、锻炼综合能力的实践机会。我校学子分别参与了初中中文组、初中英文组和高中中文组三个委员会的讨论,在不同议题上展现了思考和行动力:

初中中文组:探讨AI共享与合作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共享与国际合作”这一前沿议题,樊硕(加拿大)、马卓伦(南非)、余伟湉(荷兰)、张晨轩(阿根廷)、张佳雯(卡塔尔)、何璇(韩国)六位同学深入研究了如何构建更公平、包容、安全的全球AI技术共享机制。他们不仅关注弥合技术鸿沟,让发展中国家平等受益,还认真探讨了AI治理框架的核心原则(如透明度、安全可控性)、数据跨境流动规则以及国际协作设定伦理标准等关键问题。通过扎实的前期准备,理解所代表国家的立场和关切,他们在会场上积极发言,努力在技术发展、经济利益、安全风险与伦理考量之间寻找合作平衡点。

初中英文组:守护文化多样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议题下,曹语童(沙特阿拉伯)、程禹为(南非)、敬明达(尼日利亚)、王鸿(埃及)、贺雨欣(玻利维亚)、翟悦雯(乌克兰)六位同学全程使用英语进行了专业而深入的交流。议题涉及政策法律保障、资金支持、社区参与、吸引年轻一代以及数字化保护等多个方面。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在跨文化沟通中,努力协调不同国家在保护优先顺序、资源投入和技术路径上的差异,致力于推动形成尊重文化特性、促进交流互鉴的国际合作模式。他们流畅的英语表达和跨文化理解能力,是学校外语教学和国际素养培育的直观反映。

高中中文组:践行多边主义


围绕联合国核心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宪章》原则下的多边主义践行”,孙钰桐(印度尼西亚)、吴荆琨(南非)、杨佑宸(韩国)三位高中同学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他们认真分析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维护《联合国宪章》确立的主权平等、和平解决争端、禁止非法使用武力等基本原则。议题重点审视了多边主义在预防冲突、应对新型安全威胁(如网络安全、恐怖主义)和维护国际法治中的作用。同学们展现出对国际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推动合作,体现了对国际事务的深入思考和责任感。

模联实践:能力成长的生动课堂


同学们在模联大会上的表现,正是北外附校致力于培养“植根中国、胸怀世界”人才的育人理念在日常教学和特色活动中落地生根的体现。

语言运用与国际视野:无论是在中文组还是英文组,同学们都展现了良好的语言能力,不仅能清晰表达观点,更能运用语言进行深入的议题探讨和策略性沟通,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立场。

深入思考与分析能力:面对AI治理、非遗保护、国际和平等复杂议题,同学们能够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和分析,理解议题的历史脉络、现实挑战和各方的关切,努力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跨文化沟通与协作:代表不同国家,要求同学们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在会场上,他们展现了倾听、同理心以及在坚持核心原则下寻求共同利益、推动合作的意愿和能力。

规则意识与责任感: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在框架内协商、起草文件、推动共识,同学们展现了对规则的尊重以及在多边平台下承担责任、参与建设的初步意识和潜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参与全球事务的素养。通过模拟联合国、多语种教学、国际理解课程以及丰富的交流活动等途径,学校努力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帮助他们在理解中华文化根基的同时,学习理解世界、沟通协作、承担责任。此次十五位同学在亚太模联舞台上的积极参与和良好表现,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一次积极反馈。我们期待并支持更多北外附校学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自信交流,理性思考,为促进不同文明间的理解与合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晨轩、何璇获得最佳外交风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