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组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
发布日期:2018-03-29 信息来源:
3月27日科学组进行了骨干课展示活动,上午第三节王姝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的沉与浮》一课,下午第六节冯燕老师执教教科版三下《温度和温度计》,科学组老师积极听课。
王姝以一个小魔术开始把学生注意力聚焦到鸡蛋在不同液体中的沉和浮现象上,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推测是由于水中溶解了其他的物质使鸡蛋浮了起来。顺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液滴实验,验证确实是水中溶解了盐使鸡蛋浮了起来。紧接着追问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其他物质就可以让物体浮起来呢?学生通过三组平行实验试着调制一杯让马铃薯或小石子浮起来的液体。通过实验发现,水中溶解了足够多的盐或味精可以让马铃薯浮起来,但是小石子却怎么都浮不起来。通过给出常见物体密度表给学生搭建脚手架,让学生思考并发现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常见的现象,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发认知冲突-猜想-设计实验-验证现象-得出结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将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又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冯燕从学生最近两周的穿衣厚度不一样,从而引出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学生用手可以感知脖子比桌子热,但是用手刚捂过装热水的杯子的话,就感觉脖子不那么热了,说明人手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从而引出了温度计的使用。使用之前学生对温度计进行了观察,知道了温度计有标记、刻度、数字、玻璃管、玻璃泡等结构,学会了如何观察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最大量程。在认识了温度计之后,通过温度计模型学习如何读数,如何书写,最后进行了实践:读出自己温度计的读数。整节课环环相扣,一步一步的提升难度,学生在观察、实践、再观察、再实践中学会了如何使用温度计。
科学组老师们就这两堂科学课教学进行了交流,课堂整体注重了探究的过程,注重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在科学概念的前测上还应该再做的更仔细,真正让孩子在课堂上有所得,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供稿 小学科学教研组)
(编辑 何颖)
上一条:·餐饮服务中心举行培训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