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博士应邀来到我校做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8-03-26 信息来源:
3月23日下午,我校特聘专家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博士应邀来我校举行专题讲座。我校校长林卫民、书记张继军、副校长高雁鸣、于苒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
陈如平就主题《打开学校发展的方式——新样态学校创建六步法》作了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交流。陈如平通过对30年来全国中小学校实践的关注,发现了学校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并针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
首先抛出一些问题:目前寻找学校发展的支点,支点在哪里?学校怎么办?课程怎么教?为什么存在差异?一言以弊之,这是没找到教书育人的门道,没有特色,一定是打开学校发展的方式不对。教育的现状是“汗水+泪水+药水+血水”,现在很多学校用励志方式教育教学,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提前教育、拔高教育不满意,这是旧样态学校。进而从基础教育的几个方面仔细判断教学教育:1、教师的课堂导入,语言语气、声音轻重;2、教师的表演、体态、沟通的方式、站位(有无兼顾到弱势小组或个人);3、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4、课堂上是一言堂,还是和学生互动让他们独立思考。如何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就要遵循本质规律并发现规律:师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教学管理的规律、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坚守教育的本真是教书育人,按任务办学是各司其职,严禁错位。
陈如平大胆创新地提出一个高新概念——新样态学校,不仅是一种系统创新,更提供了推动学校发展的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新样态学校的“四本”原则:坚守教育本真、回到学校本位、遵循本质规律、彰显办学本旨。阐明建构新样态特征:1、善,正心行动,2、有人性、有温度、有故事、有美感,这16字的关键词,并建议大家用整合方式理解。
陈如平对新样态学校的核心理念娓娓道来,从学校的基因分析学校发展的脉络呈多样化发展。从历史的纵向、系统的横向搭建一个平台,向内内生源和内生力找出特殊性,挖掘文化基因向外伸展,将散落的珍珠串成一条线。然后指导学校创建如何做六步法,办学适合规律,四字经——道、法、术、器。
陈如平的讲座既有全球的大视野,也有时代的大格局,旁征博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到底是什么,教育是培养自我教育的人,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最好的教育就是教育自己,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合的教育。他理解:一事一物皆教育,时时处处有课程。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和成长所需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学校如何遵照国家教育方针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突显审美课堂,让大养育理念落地。建立好学校的标准,就是整体建构育人模式。
林卫民对陈如平在百忙之中赶来给我校全体教师作培训课表示感谢!听大家讲课如读一本书,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多启发。陈如平对学校整体研究的见解很高,我们在课程管理和班级管理怎么打开还不足,为了孩子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学习并将我校办得更好。要求各校区、各教研组会后结合培训内容进行研讨和交流。林卫民对本学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强调各年级组的教师们要为下学期的招生、教学工作作好准备。
(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