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2017年学校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01-23 信息来源:

2017年,全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认真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按照北京市教委、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各项要求,谋划和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从建设“未来学校”的战略高度研发学校的发展,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办学特色和质量,取得了良好的办学业绩。

一、办学形势喜人,办学业绩良好。

(一)主要荣誉

我校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海淀区校园足球实验学校;被列为海淀区新优质学校;再次被评为区科技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实验校”、“希望中国”青少年英语教育戏剧研究院“实验学校”、被列为海淀区校园足球实验学校、中国科技馆馆校结合基地校、国际交流示范项目,我校“OM创新研究所”成为首批“海淀区少年创新研究所”。

我校校长林卫民关于学校管理的研究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7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校长”。

(二)教育教学业绩

我校小学生有近千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获“中华小大使”演讲比赛全国一等奖、北京市一等奖;啦啦操队获全国啦啦操比赛小组冠军;获得全国“希望杯”作文总决赛北京市最好成绩,在北京市“曹灿杯”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荣获全国英语教育戏剧大赛一等奖,“希望中国”青少年英语教育戏剧大赛中二等奖,“瑞思杯”全国小学英语项目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此外,获北京市校园影评评比一等奖;在全国纸飞机比赛中获一等奖;获北京市DI创意思维比赛一等奖,并在全国DI比赛中排名第11名,成功入围韩国亚洲锦标赛;武术队在海淀区中小学武术比赛中获第一名。本届小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在区级考评中名列前茅,小学教育取得的全面优秀的工作业绩,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我校初中本届初三自主招生班级各科平均分均超过海淀区平均水平,其中英语学科平均分112分(满分120分),超过海淀区平均分近6分;总分优秀率超海淀区10个百分点,总体排名位于全区第18名位。初中生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获“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一等奖;初一学生周琳浩荣获北京市“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第一名;荣获北京市曲棍球竞标赛一等奖;荣获第18届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北京赛区银奖,“外研社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技能大赛北京市一等奖,北京市“我是小记者”中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一等奖,“我的冬奥梦”北京电台双语小记者比赛二等奖;多名同学晋级中学生语文阅读之星大赛复赛;获第十二届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二等奖。

我校高中生在“希望杯”全国作文大赛现场总决赛中获三等奖,荣获全国生物竞赛三等奖、北京市生物竞赛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清河学区“最美中学生”称号,Aftermath社团在海淀区音乐节初赛中以票选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总决赛,艺术团《歌舞青春》荣获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校园集体舞展演一等奖。志愿者小组在国庆期间的活动接受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专访。本届高三学生升学一本率(含出国升学)达80%,国际项目班学生全部升入国际知名学校学习。

有10多位老师荣获海淀区“四有教师”、清河学区“教学标兵”“党员先锋”等荣誉。教师荣获北京市第八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海淀区第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北京市“首届科研课题研究录像课”一等奖,此外,在北京市录像课比赛中、海淀区红十字技能大赛,教师演讲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

二、顺利完成总支换届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

顺利完成了党总支换届工作,新一届党总支委员为林卫民、张继军、高雁鸣、于苒、杨磊、王静、李琳,张继军当选为党总支书记。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新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狠抓和谐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成为市文明校园先进单位。

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完善学校管理格局,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全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构建“未来学校”的组织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我校在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三、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狠抓“新课堂创新工程”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向教研要发展”的课程、课堂变革思路,梳理经验、创新实践,启动 “外语实践新课堂”等研究项目,建立“未来学校课程和教学研究”项目,继续改造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成功承办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求真教育实验研究院2017 年学术年会,举办了市小学科技教育观摩活动,举办学生活动116次,成立了小学OM头脑奥林匹克研究所、DI创新思维研究所、单片机研究所、动手做研究所、墨子研究院、初中科学院等。

小学创新开设由中外方教师共同执教的“外语实践新课堂”,继续引进台湾元智科学课程。推进小学教育“书一手好字,有一副好口才,写一篇好文章,会一种好习惯”的“四个一工程”。扎实开展深度学习教学工作,打磨课堂,开展骨干教师引路课、谈固学校来访交流课。邀请海淀区教研员对我校英语教师进行“深度学习”的培训课题工作;英语教师与外教进行联合教研;承办北京市“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研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想象文”课题和“读写结合”课题结题。小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如世界华人作文大赛,组织“国学日”活动;学区诗词大会的命题及筹备工作;组织墨子少年文化研究院活动。创新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数学教研组开展“跳跳鱼”跳蚤市场活动;举办“迪士尼英语日”系列活动;成立北外附校小学OM头脑奥林匹克研究所、DI创新思维研究所、单片机研究所、“动手做”研究所;举办元智科学嘉年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朗诵比赛,邀请阳光喔演讲与口才项目部负责人李晨曦老师做赛前辅导;举办了“舞动童心”小学生舞蹈专场展演。“外附小喇叭”微信公众号开播,深受学生、家长喜爱;小教楼一层、二层“阅读角”的全新改造,掀起了新一轮阅读热潮。

初中继续推进复语课程项目及国际英语新课程项目体系建设。完善各类课程的设置,提升课程质量,英语国际课程项目从教学设计、联合教研、课程升级、外教管理等环节入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校本课程建设有所突破。综合教研组在校区规定学期成绩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评价标准和流程,使学生更加重视课堂学习的过程性表现。贯彻新课程方案,有效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依据中考改革方案,开展选课走班教学实践。人工完成初三年级学生选课与排课工作,形成了选课、排课的基本流程。组织初三英语听说机考模拟测试,教师参与区级阅卷。组织初三年级中考网上报名,九类人及随迁子女审核等工作。聚焦课堂教学,落实“教学与学习五认真”,落实教研组长听课周反馈、月汇报。邀请海淀区学科教研员进课堂指导教学,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养成反思教学的习惯。着力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学科培训,开拓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推荐优秀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种子教师”。稳步推进新优质校建设,建立外语教师与外教联合教研制度,形成外语教学合力;开设英语角、口语作业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梳理外语特色特色建设成果。

高中创新复语课程体系;从学校现实出发,积极应对高考改革;继续推进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全面治理走班课程管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加强午自习、晚自习及自修课的管理,建立课程和教学每周通报机制。创新和改革教研活动和校本教师教育模式,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成立课程改革中心,全力紧抓教学教研。将原来的每人一节公开课改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赛讲课,要求做好听评课记录,安排评委对课堂进行评定。本学期,各学科各年级外出培训全部实行登记制度,使培训活动得以规范。各学科的学科活动也得到了及时的记录反馈。加强青年教师成长学习,青年教师的成长学习会继续进行,青年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同时,以“共读一本书”的形式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复语组配合新课改调整课型/班型,制定具有高中特色的复语培养方案。与法国使馆学校建立合作,将法语项目升级为使馆优质项目;筹备并组织了第二次高中万圣节化装派对;聘任了稳定的日语教师,日语教学进入正轨。拓展VCE项目内合作学校,跟进往届PGA、VCE学生境外“高考”情况。

我校进一步完善“教师素养提升”“校本化教师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教科研工作,认真做好“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研究”、“国际化教育专题研究”、“新优质学校研究”、“中国好教师项目研究”、“基于国际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研究”等科研项目,完成“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探索“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课堂教学,开展以“让学习发生”为主题的优质课堂创建行动(一师一优课),用具体的教学行动全面落实“教学就是为了让学习真实地发生”的工作理念。深入探索“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课堂教学,开展以“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为主题的优质课堂创建行动,从“内容、动机、互动”维度构建优质课堂教学的标准化要求,巩固近年来我校在推进优质课堂教学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小学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第三方学业测评”的成绩和家长的满意度;中学研究并施行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在中考、会考、高考及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更加优秀的业绩。同时,学校加大力度引进优秀教师和知名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战略发展的首要任务,并诉诸日常管理行动,着力于提升全体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文化视野”,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校本教研多种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倾力实践“活动德育”,德育工作有效性日见成效

小学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建立了“宏志德育”工作体系,基于儿童现状、特征、成长规律以及学校现状,对小学德育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德育的日常运营体系,进行“更适合儿童的教育行动”的改造。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行为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2017年9月我校启动了“宏志德育”项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基于儿童现状、特征、成长规律以及学校现状,对小学德育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德育的日常运营体系,进行“更适合儿童的教育行动”的改造。本学期小学组建北外附校红十字宣传队、设计并启用校园吉祥物“融融”,开展“三爱三节”、纪念“九一八”、“祖国,我想对您说”庆十九大文艺汇演、“故事大王讲故事”、“迎双节”学生午餐会等一系列德育活动。全面改造学校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将德育改进行动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自我教育体系建构中。从精致化角度研发学校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从环境卫生和周末全校大消毒、温馨班级达标活动、洗手与餐厅文明、上学放学及安全体系建构、午间管理等细节着手,打造严谨、精致并以学生自我管理主要手段及经营目标的学校公共事务管理体系。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个方面建构校本化的德育内容,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等维度完善全面的育人机制,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我校的校风、校貌和学生行为规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初中把“校风学风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纯正的校风、严谨的学风。成立了“北外附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北外附校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细则》,确定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6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20项记录要点。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管理、记录和评价,以客观记录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代表性、关键性事实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本人、同学、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资源单位等多主体参与评价,评价结果最终由学校确认。该方案顺利通过海淀区基教一科组织的专家审核。创新活动德育内容,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积极落实北京“四个一”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活动、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活动、前往中国园林博物馆进行园林景观研学活动、前往中国科学技术馆进行科技研学活动。同时,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自我提升,丰富校园生活,目前初中学生自发组织的的社团达到20多个。进行校园安全防范、交通安全防范、消防安全防范、自然灾害安全防范、法制卫生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邀请北京风雷京剧团来到我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举行北外附校初中家长课堂,开展初中家长课堂线上交流与讨论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外语语言应用的机会,同时了解了对象国文化,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使命感。

高中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德育骨干作用。落实班主任守则、做好班主任规则化、流程化工作的辅助工作,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室项目。在德育氛围的营造上,高中追求提升品位,立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模拟联合国社团”“广播社团”“主持社团”“街舞社团”“英语戏剧社”“音乐社团”“动漫社团”、“JA商学社”的组织与活动,组建了“青春善言行”“模拟法庭”“红十字学生急救队”等新社团,组织批准并监督管理学生自主创立社团20余个。组织德育干部、年级部主任、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外出参加危机事件处理等心理学讲座,加强与校心理室合作。积极开展个性化的德育活动,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建立开放性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发挥红十字精神,开展以“人道博爱 奉献”为主题的红十字教育。

五、积极推进师生日常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全面培育学校的管理机制

我校积极落实北京外国语大学领导提出的后勤服务工作“一体化”战略,逐步按照北外附校作为北外“北院”的后勤服务思路,推进餐饮、校园维修、采购等校园改造和日常事务“按照大学管理的统一模式执行”,成功地完成了学校地下管道改造,教室新风系统安装以及外墙立面维修、校园绿化美化、锅炉升级换代等工程,学校环境有了全面的改观。如期完成了地下教工食堂改造,解决了长时间以来教职工排队时间长、用餐座位紧张等问题。教职工生活待遇有了明显的提高。

学校行政、后勤部门充分发挥协调和保障的作用,对外做好宣传、上报工作,对内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校办完成了职评工作,积极组织开展人才招聘相关事宜,完成2017年北外附校第六届特别贡献奖申报、报送2017年解决户口大学生。及时完成学校重大会议及活动新闻稿件的撰写和发布,通过网络等对外媒体进行投稿,宣传我校。财务主要完成学生缴费、名单整理及催缴欠款等事项管理、工资核算及发放工作、业务经费预算执行等工作。工程配合各项改造工程,对施工工地进行巡查、监督施工质量和进度,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信息网络与安防消防管理中心及时修复学校网站代码漏洞,确保校园网站安全和十九大期间学校各项网络设备零事故;协助完成楼下网络及食堂一卡通收款机安装工作。家长接待中心除接待校内家长各项事务咨询、物品代收代管、学生托管等工作、失物招领代管外,接待家长的招生咨询工作及家长投诉。

培训学校秋季课程开班224个,学员人数1479人。9月以来组织了剑少二级考试、全国书画等级考试、口才考级、剑桥通用英语考试和围棋级位赛报名等考试和活动。体育项目负责人孙晓鸥被海淀区体育局冰球队任命为领队。参加海淀区民办培训机构星级评估。被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授予“北京市射箭运动推广教育启蒙校”;艺术活动研究与指导中心组织学生参加了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并表演作品《歌舞青春》;参加北京市第二十一届学生艺术节校园集体舞展演;微电影工作室代表我校参加第六届海淀区青少年微电影节,其中高中部拍摄微原创电影作品三部,原创微电影剧本三部;“Sunshine艺术团”舞蹈团参演我校与德国科隆姊妹小建交10周年庆典活动;“Sunshine艺术团”合唱团参加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清河学区合唱展演。

宿管中心开展学生活动,小学生内务培训、“文明用餐小标兵”、小学生红十字社团急救知识、“21天好习惯”案例分享会及中学新生内务培训诚信教育等培训活动。保健室工作,做好每日晨午检播报及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工作;完成本学年全校师生意外伤害及校方责任险工作;顺利完成全校师生疫苗及健康体检工作;诚邀专家来校做专题健康讲座;做好医疗机构许可证校验工作。开展教师、家长家庭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工作。做好消毒和日常宣传教育、晨午检工作,积极防控秋冬季节传染病。

食堂牢固树立餐饮工作“一百减一等于零”的安全管理意识,做好食品安全各方面的防范工作,顺利通过海淀区食药局等领导部门的检查工作。继续引入膳食家长委员会参与监督模式,构建餐饮工作多方参与管理机制,提高餐饮管理模式的民主化和透明度,有实效的提高餐品质量。原教工餐厅11月正式搬迁至学生食堂地下用餐,为老师提供更优越的用餐环境。晚上开设夜宵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决心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教育管理,真抓实干,求实创新,建立并不断完善校本化的学校管理标准、教学标准和教育标准体系。

2018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