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全校教师校本培训大会
发布日期:2017-03-06 信息来源:
2017年3月3日下午,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孔子学会国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谢春风博士为全体教职工进行专题讲座。校领导、全体教职工及相关单位代表400余人参加了了本次大会。副校长、副书记高雁鸣主持此次讲座。
谢春风以“师德哲学的尊贵邀请——教师从职业枯竭走向身心圆满策略的思考”为题,引用顾明远先生“师德不是孤立的,它内化在教师每天的一言一行里,并不神秘”开篇,从教育复杂社会背景的哲学审视、教师职业周期和职业枯竭问题、师德哲学的本质--教师身心圆满幸福态、敬畏自然规律,道法自然以及教师生命状态如何与天地对表等五个方面,从传统文化的哲学及中医养生视角,通过引用经典名言、热点案例、教师专业发展及传统经典读书心得的分享,为老师们师德圆满幸福提出了友善用脑、和谐身心、智慧学习等六方面的建议。
讲座中,谢春风指出,崇高师德师每一教师最好的自我礼赞。面对道德教育挑战,在履行自身伦理使命进程中,教师须不断提升师德境界,积极发挥道德示范作用。道德不是教师呵斥学生的鞭子,而是点亮自己心灵的灯火。只有心存道德敬畏,严于律己,不断提升人格魅力和育人能力,教师才能把握学生道德教育的主导权。在分享《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一书时提到:除了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之外,为了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未来幸福和国家文明富强的愿望和努力,这是教师职业独有的道德动机,也是最深刻而持久的社会性动机。通过介绍其导师英国著名教育家亚力克山.摩尔好教师成长的实践模型则为自身师德模型自我构建的路径和方法带来了积极的启示:即教师要超越泛化的反思,聚焦自我的变化和教学生活的关键节点,回归成长经历和教育体验,强化问题意识和主动纠错能力,成为驾驭复杂教育生活的深思熟虑者。行动研究法虽不万能,但国内外大量成功教师的专业实践表明,行动研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和理论家的好方法。最后,通过《皇帝内经》经文的解说,说明了从我国传统中医文化中汲取正能量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指出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在中小学教育及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培训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