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5-07-18 信息来源:
努力提高“学校能力”,不断提升“学校品质”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
本学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海淀区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深入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深化“学校变革”的研究和实践,继续推进“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大力提高学校内部的教育治理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和学科教学研究,营造“开放、自由、创新、有效”的学术研究氛围,以“确保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所有学生获得学业高成就水平”为共同价值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顺利完成招生任务
1.在总体招生政策异常严格的前提下,我校克服了政策上的种种困难,基本上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招生任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均已完成招生任务且持续呈现报名人数远远超出预期招收人数的火爆形势。
2. 高中因严禁非京籍学生就读普高班,学生不得自主招生,必须按中考分数录取,招生压力较大。上报教委普高班3个班,120人,目前还等待教委的录取名单,估计能够完成招生任务。国际课程项目及时应对非京籍不能参与北京市会考的新政策,调整合作方式,目前已顺利完成招生任务。
二、高考成绩再创佳绩
3.本届高三学生(含普高班、国际班)一本上线率74.83%,本科上线率95.86%。文科最高分胡玥同学,高考总分622分(中考成绩501分),其中数学单科147分(满分150分)。理科最高分汪睿璇同学,高考总分616分(中考成绩507分)。
4.文科、理科600分以上学生较往年有了新的突破。文科全部学科平均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超过北京市平均分,其中英语平均分超北京市11.57分;文科总平均分超北京市29分;理科中语文、英语超过北京市平均分,数学、理综也都有了新的进步。
5.国际班学生100%录取到世界排名前100位或美国排名前100位的大学。如: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悉尼大学等。另外,学生在学校申请和专业选择上也彰显了其特长和多元个性,涵盖文理、机械、工程、音乐、美术、设计、传媒等各大类,如: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伦敦艺术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韩国中央大学文化传媒管理专业等等。
6.高中“复语特色”取得成果。学习德语、西班牙语、韩语等语言的学生全部录取到对应国家的知名大学。如: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德国亚琛科技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商学院等。
三、中考成绩再创新高
7.中考五科平均分超海淀区平均分,五科及格率98.62%,语文、英语及格率100%。英语学科两人(德英复语班刘佳贺,西英复语班李晨曦)获得120满分,16人取得119分的高分,物理最高分99分(满分100分),化学最高分79分(满分80分),语文最高分115分(满分120分),数学最高分116分(满分120分)。英语学科平均分114.2分( 满分120分),优秀率95.8%,超海淀区9.5个百分点。
8.我校初中复语班学生在同时学习两门外语的情况下,总分优秀率75.36%,及格率100%,520分以上占42%。英语学科平均分115.9分( 满分120分),超海淀区平均分6.5分,优秀率98.55%,超海淀区12.25个百分点。
四、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
9.今年5月25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光明日报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30周年大型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我校校长林卫民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学校唯一一名受邀校长在论坛做题为《对“管办评”分离的企盼、疑虑和建议》的发言。5月13日, 海淀区民办教育行业管理协会换届工作暨民办学校依法治教培训会议在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海淀区民办教育行业管理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我校校长林卫民当选理事会副会长。5月6日,我校校长林卫民在海淀区教育党校四楼东侧教室做主题为“战略思维与规划”的培训讲座。海淀区中小学新任正职校长、书记参加培训。
10.《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5期和第10期全文刊登我校校长林卫民文章——《< 管理标准>中的教育智慧》、《专业的校长“专”在哪里》。《北京教育》杂志2015年第1期全文刊发我校校长林卫民文章——《构建“复语”外语课程 培养复合型人才》。搜狐教育网站2015年5月26日发表校长林卫民文章——《成功的学校并不是改革最多的学校》。《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3月3日转发我校校长林卫民文章——《对中小学 “管办评”分离的企盼、忧虑和建议》。文汇教育微信公众号5月26日转发我校校长林卫民文章——《中学校长:我为自己的身份感到尴尬和忧虑》。《京城教育圈》微信公众号1月10日转发我校校长林卫民文章——《教育不在于口号翻新 关键在于做些什么》。
11.本学期,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以及石家庄“林卫民工作室”、唐山市、杭州市等组织的近8批次校长团,来我校参观学习或跟岗学习。我校关于“学校能力”建设的一系列思路和行动,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
12.我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关心,海淀区成立了“林卫民校长工作室”,今年海淀区全体新上岗的校长、书记接受了林卫民校长主讲的专题培训。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双、区教委副主任罗滨出席我校“大手拉小手,快乐畅童年”庆祝“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并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各项工作。
五、师生参加各类竞赛成绩喜人
13.小学生杨含宇在“2015年第八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独唱比赛”中荣获特等奖。郑若希、郑若兰在第三届“中国好猫步全国总决赛”少儿组中荣获金奖。14名小学生在OM国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李奕林在“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北京赛区钢琴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彭雅菲在“第九届香港国际青少年艺术节独舞大赛”中荣获金奖。徐思宇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中荣获银奖。李梓曼、张颖喆、李明儒在第五届全国“中华文化小大使”评选活动中获得海淀区级“中华文化小大使”荣誉称号。吴秉睿在2015年第八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获得声乐一等奖。关棋月在全国花样滑冰公开赛幼儿组和全国花样滑冰公开赛双人滑幼儿组均获得第一名。王霁霓、胡馨予、孙午琪在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个人竞赛独唱、钢琴、摄影等项目上获得一等奖;宋羽高等15名同学在绘画、独唱、钢琴、硬笔书法等项目中获得二等奖;董金洋等27名同学在钢琴、舞蹈、绘画、独唱、单簧管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雷喻濛在海淀区中小学艺术节个人竞赛独唱项目二年级组、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第二届校园英文短剧大赛”、 海淀区中小学艺术节个人竞赛钢琴项目二年级组中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和“最佳原创奖”。 牛兆钧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儿童B组”、 海淀区中小学艺术节个人竞赛摄影和独唱项目中分别获得声乐银奖和二年级组二、三等奖。朱睿仪、肖亚萱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崔若晰在I AM YOUNG ARTIST(Competition in Boston)、第十一届世界华人青少年艺术节、国际小公民才艺大赛和海淀区艺术节中分别获得一等奖、北京赛区一等奖、北京赛区二等奖和独唱一等奖。王晟煜等12名同学在海淀区艺术节朗诵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姚幕凡等12名同学在第十五届“华人少年杯”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弓欣彤等4名同学在2015“外研社杯”国际小公民才艺选拔获得三等奖。刘冕峰在2015中国音乐学院第六届九级爵士鼓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小学生科学小组在海淀区纸承重、水火箭、纸飞机、叶画比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小学生武术队在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武术操旭日东比赛和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武术雏鹰展翅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小学生体育数独队在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数独比赛小学乙组(四年级)团体赛和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数独比赛小学新人组(一年级)团体赛中获得三等奖。周牧阳在北京市中小学生“中国武术段位制”段前级竞赛中获得优秀奖。
14.小学教师郭丽丽的英语教学设计及优质课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优质课与教学论文大赛”获得4个特等奖;语文教师李琳在“2014年全国中小学优质课与教学论文大赛”、 “2014年全国中小学优质课与教学论文大赛”中分别获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及1个优秀奖。宋花磊等14名教师的英语教学课件及论文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组织的“中国梦·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中获得1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郭月等9名教师在北京市中小学第七届京美杯征文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王君、张月华的论文在“十二五”基础教育国际化课题征文活动中分获二、三等奖。杨秀强获得海淀区区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王慧在海淀区“学用北京教育丛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三等奖。齐勤获得“2014—2015学年度海淀区小学英语新任教师培训优秀学员”称号。小学音乐组教师编排的节目在“北京市第十七届学生艺术节海淀专场戏剧展演活动”和“2014-2015海淀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群舞展演”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罗磊等10名教师在“西北旺学区2014-2015学年度体育评优课活动”体育教学设计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于德平在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承担小学数学二年级学区研究课。王姝等62名教师指导学生在国家级、市级、区级等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15.初中生宋佳华在“2015外研社杯国际小公民英语才艺选拨活动”荣获银奖。王虹钰在第十六届“中国少年作家杯”全国征文大赛荣获二等奖。黄嘉宝在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大赛荣获二等奖,顾尘羽等8名同学荣获三等奖,王钰婧等3名同学荣获优秀奖。宋佳华在“2015外研社杯国际小公民英语才艺选拨活动”中荣获北京选区初中组特等奖。滕静媛、陈粤洋在“丘瑞斯洋话连篇2015名师在线北京市初中生英语写作争霸赛”中荣获一等奖,吴新月等4名同学荣获二等奖,谷雨晴等3名同学荣获三等奖。陈逍遥、田茁弘在2015外研社•亚马逊杯我是书虫”阅读漂流活动暨第三届校园英文短剧比赛中荣获特等奖,韩梦新、胡雪珍荣获一等奖,乔志伟等21名同学荣获二等奖,汤逸飞等5名同学荣获三等奖。在2015海淀区中小学生纸结构称重比赛中,潘瀚星同学荣获个人一等奖,顾尘羽同学荣获个人二等奖,史嘉威同学荣获个人三等奖。在2015年海淀区中小学生数码创作竞赛中,曹慧妮等3名同学荣获二等奖,李梓嘉等3名同学荣获三等奖。在2015年寒假中小学生数字德育平台征文中,惠紫玥等72人荣获二等奖,宫悠然等43人荣获三等奖。在2015海淀区中小学生业余电台竞赛中,李碧月等3名同学荣获三等奖。
16.初中教师赵雅婷在2015“外研社杯”国际小公民英语才艺选拔中荣获银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安珊等5名教师在第十六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征文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张燕萍的论文《器乐进课堂 优化音乐教学的研究》荣获北京市级二等奖,苑亚平在北京市天文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在2015外研社•亚马逊杯“我是书虫”阅读漂流活动暨第三届校园英文短剧比赛中,王越荣获特等奖优秀指导教师,陶懿荣获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张霞等4名教师荣获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吴梦娟等2名教师荣获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在第三届首都学生外语展示系列活动中,张硕等3名教师荣获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杨琼等2名教师在“阳光体育2015年北京市学生街舞比赛”中荣获舞蹈型街舞三等奖指导/带队教师、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自选动作第四名指导教师、2015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啦啦操比赛”花球啦啦操规定套路第八名指导教师。李萍的论文《借助生物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研究》获得“十二五”规划课题一般性研究结题。安珊、任彦荣获海淀区寒假征文优秀指导教师,何宇荣获海淀区“ 纸结构承重比赛 ”优秀指导教师,杨琼、曹云荣获“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生大众健美操、啦啦操比赛”花球啦啦操规定动作第三名指导教师,杨琼荣获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中体育会考“优秀考务长”,石小军荣获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中体育会考“优秀考务长”,何宇荣获2015海淀区中小学生纸结构称重比赛“优秀指导教师”。
17.高中生陈安妮、莫雯懿在全国德语辩论赛荣获优秀奖。候旭等4名同学在全国“春蕾杯”征文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方媛等4名同学荣获优秀奖。赵博韬的作品在IRO世界锦标赛robot in movie项目中荣获最佳结构设计奖。张泠然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曾悦涵等2名同学荣获二等奖,金雨思荣获三等奖。李荣等同学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校园英文短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杨恺等同学获二等奖,李金霖获最佳女主角。黄飞越在北京市化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熊超等2名同学在北京市科技节天文摄影竞赛中荣获二等奖,肖欣然等4名同学荣获三等奖。王一诺荣获海淀区英语书法大赛特等奖,应海宽当选海淀区优秀学生干部,陈玉熹等6名同学当选海淀区三好学生,许宝方在希望之星英语戏剧大赛北京市预选赛中荣获二等奖。夏珺一、纪露莎、陈安妮、莫雯懿4名同学在海淀区研究性学习中荣获一等奖,周语欢等2名同学荣获二等奖,程程等3名同学荣获三等奖。成思齐、王睿涵在海淀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中荣获一等奖,张喻等16名同学荣获二等奖,周语欢等27名同学荣获三等奖。李忻雨等3名同学在2015年海淀区中小学生数码创作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管文晰等3名同学荣获三等奖。李玮嘉等4名同学分别在海淀区艺术节钢琴、弹拨乐、声乐等比赛中分获二、三等奖。刘一凡等9名同学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中,荣获海淀区二、三等奖。官志强在2015我校电影节中获最佳微电影奖,纪露莎获最佳女主演, 梁俊哲获最佳男主演。周语欢在我校电影节校影评比赛中获一等奖,夏珺一等2名同学获二等奖,孙一飞获三等奖。孙一飞、徐昊在我校足球比赛中获最有价值球员奖。王喆获北外附校志愿者之星、北外附校外语节最佳贡献奖。
18. 2015届高三(2)班在北京市毕业班集体评选中荣获优秀班集体。文综组的“模拟联合国校本课程实施研究” 在海淀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荣获二等奖。高二(5)班在海淀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班会中获优秀奖,高三(2)班获评海淀区先进班集体,高二(3)班获评海淀五星级团支部,高一(1)班等3个班级,高二(3)班等3个班级获评我校外语节优秀班级,高一(1)班等4个班级,高二(2)班等4个班级获评我校文化节优秀班级。高中教师刘志欣在全国德语辩论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李晖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海淀区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单玲被评为海淀区优秀年级组长,贾占雨在北京市高中学生综合评价被评为先进个人,温春玲等3名教师在海淀区金鹏科技论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杨健雅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北京赛区总决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张琳丰等3名教师在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校园英文短剧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韩永文在北京市化学竞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刘冰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大赛中被评为海淀区优秀指导教师奖,黄丽娜在海淀区艺术节上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六.不断创新“活动德育”工作内容,学生管理日趋“精细化”
19.各学部以环境布置为抓手,以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为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20.小学部对小教楼一层大厅和二层进行了装饰,制作了国学文化柱、国旗墙、德育评比栏、小学部校务公开栏,为学生建立了书香小屋,为教师建立了教师休息室、接待室。举办春季社会实践,小学生春季田径运动会,“大手拉小手,快乐畅童年”庆六一活动,英语节“嘉年华”活动,科技节活动,复活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活动,“五月的鲜花”合唱比赛,“童声童趣”庆六一活动,无臂艺术家夏虹励志讲座,体育趣味活动,学生书画展览,校外辅导员活动等。同时基于上学期对各学段习惯养成情况的普查,从礼仪教育和习惯培养对小学生进行系列培训,使小学生入校礼仪问好率基本达到100%。组织小学生参加市、区级的艺术、体育、科学等各类竞赛并获得各级奖项。聘请解放军乐团的教官为校行进乐团进行指导训练。
21.初中部组织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开展“妇女节”感恩教育——《致母亲的一封信》活动,组织“感恩母亲”主题班会并邀请部分家长参加。初三年级举行中考前“百日誓师”活动。利用外语节、文化节,开展“美丽教室”等环境布置,组织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到国际鲜花港进行春季社会实践。举办中学生趣味运动会,非毕业年级的学生和老师们同场竞技。在初一年级组长许祥和化学实验员姜新平两位老师共同筹划下,招募学生、教师、家长志愿者在学校东南角开辟“开心农场”,大家齐心协力,自己动手把一块荒地开垦出长满蔬菜、瓜果的学生喜欢的乐园。
22.高中部四层、五层走廊布置美化,内容突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注重了年级组、教研组的教育教学特色呈现。组织了校园第六届外语节、春季趣味运动会和第四届文化节暨首届电影节闭幕式,高二(4)班在闭幕式上成功表演了配乐古诗词朗诵《春江花月夜》,组织高中非毕业年级聆听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梁燕教授 “京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组织了北京顺义“鲜花港”的春季社会实践活动。在非毕业年级中继续开展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展示班会活动,选拔学生志愿者,参加2015年三次大型招生服务和咨询工作,筹办高二VCE班和高三年级的毕业典礼。组织非毕业年级的班干部分别开展了主题为“依法治班、以德立人”、 “执行到位,有效沟通”的青年领袖论坛活动。2013级高二PGA班班长、现任学生会主席梁浚哲同学、高二(4)班班长谭雁楠同学进行了首席演讲。举办主题为“把脉成因 因材施教 挑战自我 备战期末”的高一年级分层家长会。
23.为了更好地落实“让幸福离家更近”的理念,在小教楼的二层通道内,老师们和学前组的易华组长一起,齐心协力,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界面:将原来的“笑脸墙”,更换成雅致的莲花和能够诉说心事的墙——“树洞”的秘密。学期中,老师们配合宿管中心新更换的板报墙,设计出不同风格的主题板报“春夏秋冬”、“人鱼公主”、“莲叶田田”、“照片树”等。在中学生文化节期间,娴雅阁、卓毅轩开展了“我心目中好生活辅导老师”征文活动,“美丽宿舍”装扮活动。组织小学生开展“健康美丽从‘头’开始”活动,小学四-六年级寄宿生在国瑞厅举办“让幸福离家更近”的内务比赛,召开“第三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总结表彰大会”。
七.整合优势资源,建立校级联合教研体,提高教研质量
24.小学部聘请海淀区、西北旺学区、人大附小的专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共计11次,从学科发展方向、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课标解读等方面,为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指导。同时结合外研社的培训,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增长见识。
25. 初中部与清河中学、北部新区试验学校、矿院附中四所学校形成联合教研体,开展联合命题(期中、期末考试)与同课异构两项教研活动,实现,“教考分离”。 召开教研组长专题工作会,讨论制定《学科核心知识手册》,把教研组长培养成为学科建设的领导核心,以海淀区“学法指导”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一师一优课”网上晒课活动为平台,组织教研组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加强培训、考核,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
26.高中部搭建平台,帮助优秀青年教师走出校门,进行更高水平的交流学习。组织一师一优课活动、区级教材教法分析活动。加强教研组内研究和展示,开展人人一节研究课活动。各教研组就本组在课题研究、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特色作业等方面进行专题展示与研讨。以课例研究的形式深入开展基于学科核心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研究,开展教师培训、教研组学习研讨、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研讨等活动。
八.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口语训练,强化复语特色
27.小学语文组通过“看、读、抄、画、讲、唱、赛”七种途径组织国学诵读学习,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经典诵读推广模式;与北京市习作研究课题相结合,申报“想象文研究”子课题,召开“想象文“教学研讨会;数学组以备课组为单位,打破传统的教研组教研形式,以“课例研究”为教研活动主线, 从“专题研究“转变成“研究一个领域”;重视校园英语环境文化建设,双语或多语标示随处可见,引导孩子们每天用英语问好或诵读,鼓励老师选择口语课进行赛课,研究布置和检查口语作业的方法,切实开展教师英语角活动,在一二年级推进双语科学课的教学与实践活动。音乐组提倡“四声” (掌声、笑声、辩论声、质疑声)教学,体育组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甚至擅长于两项以上的运动项目,认真抓好各社团的建设和训练工作,美术组布置丰富的学科特色作业,科学组坚持以赛促研。学部组织各教研组走进台湾元智科学课堂,在分组合作、教学任务的设置上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学习。
28.初中部围绕着如何有效、高效地上好每一节不同类型的复习课,复习课应有的基本流程,分层教学的备课,不同层面学生的学法指导,作业布置体现分类要求和指导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严格执行国家和北京市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家庭作业总量,切实保证学生的休息与睡眠时间。初中家庭作业要坚持“少留、精选、分层”原则,按照保证初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的要求安排作息。凡确属教育教学所需的课堂练习、同步练习等复习资料等,每学科只能定一本教辅材料。部分师生赴西班牙马德里开展为期二周的校际交流活动,西语孙红茜老师编写了详细的活动手册;在课堂上进行对象国的文化讲解,让学生自己做报告进行宣讲。开设五大类、二十余门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英语和复语教师根据目前口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学校在口语教学上的要求,着力口语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在课堂创设良好语境,引导学生开口,课外指导学生多看课外读物, 组织课外一帮一学习小组、外语角等, 老师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外语角与学生进行外语对话、交流, 实施行之有效的评价措施。
29.高中部推行课堂分层教学:高三数学进行分层教学。年级组数学教师同时排课、打乱行政班界限,根据年级高考学生层次分层授课。利用中午、晚自习进行课后补偿教学,各科教师进行学生整合管理和个性化辅导,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教师、学部层面的学生谈话、制定一对一的学习辅导方案,促进学优生、期待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提高学业增量。进行点配题系列活动,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提高坚实的支撑。反复研究新高二文理分班方案,在分班的基础上制定分层授课方案。做好校本培训的考勤以及作业交流。选派教师参加区级、市级等各种培训活动,如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现场会听课活动、海淀区航模培训、未来工程师比赛教师培训 、北京市中小学创客活动、电子技术培训、北京市机器人教师培训、翱翔计划学员培训。聚焦常态课。开展常态课听课活动,关注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新任教师的上课情况以及外教、雅思等外请教师的上课情况。对于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落实首发责任制,予以及时处理;进行作业检查反馈、课堂教学检查反馈。加强校本课程管理。完成校本课程学生选课工作,共为高一高二学生开设18门选修课,包括德语、西语、韩语等复语课程;建立校本课程巡查、反馈机制。对于备课不认真、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进行限期整改。
九.教育保障部门进一步提高效能,积极推进“节约型数字化校园”
30. 行政教辅后勤服务部门如总务处、物业等部门,认真完成财务管理、餐饮保障、设备设施维修、网络和信息技术设备维护、资产管理等工作,不断完善修订财务预决算制度、采购制度、工程维修工作标准等涉及“三重一大”事项和涉及全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相关制度,提高工勤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准,建立工作台账、工作标准、工作日志等操作规范。加强节能、节水及消防、安防等工作,加强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严格国有资产使用和处置管理。校办公室提高办文、办会、接待领导及外宾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严控校园网稿件质量,我校校园网活跃度在全区名列前茅,及时向上级行政部门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报送新闻,主动布置校园环境,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规范外事管理,完善外事工作的各项制度;自主研发网上文件签报系统,推行无纸化办公,规范会议室使用流程,提高会议室使用率,配合信息中心进行设备调试、维护。事业发展部认真完成人事、法务及图书信息中心管理工作,做好工会的各项工作,协同财务部门,做好薪酬核算及“五险一金”发放事宜;图书档案室整合资源,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主动服务教育教学活动,师生借阅率明显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校的“学校能力”、“学校品质”有了明显的进步,整体教育教学发展呈上升趋势。这些成绩主要来自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教职员工在以“确保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所有学生获得学业高成就水平”为共同价值观驱使下的辛勤付出。当然,我校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相信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将立足现状,深刻反思,秉承“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在深化“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