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共商“提升学校品质”
发布日期:2015-04-20 信息来源:
仲春时分的敬德书院,丁香花香沁人心脾,玉兰花瓣随风飘落,参天古树枝叶伸展,建筑更显古朴庄重。4月15日下午,书院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召集,十余位领导和专家在明辨厅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提升学校品质”的学术沙龙活动。教育部杜柯伟副司长、陈海东处长、高君处长,区政府傅首清副区长、区教委尹丽君主任、区教科所吴颖惠所长,《人民教育》主编余慧娟主任、开明出版社副总编辑陈虹主任出席会议,理工附中陆云泉校长、十九中学余晓灵校长、北外附校林卫民校长和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参加了沙龙研讨。
各位专家首先参观了书院自然景观和建筑格局。随后参观考察了书院的功能室,了解了书院的功能定位和课程体系。王定华司长总结了书院的四个特点:一是静。书院远离都市喧嚣,在这么安静的地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天时地利人和兼具;二是雅。在清新古朴的中式建筑、姹紫嫣红的大自然中切磋琢磨,老师肯定有长进,做人的品位也会更加高雅;三是深。在这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层次要深入一些,要求更高一些,请名家名人来主讲,做客,发挥种子作用、引领作用,使海淀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上台阶;四是新。书院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与外界隔离而孤芳自赏的,请的是当今活跃的教授,关注日新月异的社会,是对活生生的人的尊重。王司长希望敬德书院能把这些特点保持住,书院才能长盛不衰。
傅区长表示,王司长提出的要求,给书院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敬德书院的建立,也是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一个举措,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师资是教育的前提,希望通过一些国学培训为教师素养打下基础。书院培训是对现有教师培训体系的补充,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运行半年来,形成了礼乐文化教育、诗词欣赏与创作、敬德论坛、中华· 敬德读书会等特色课程,效果非常好。书院也感谢教育部领导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在随后的研讨中,王定华司长首先介绍了“学校品质提升”这一话题提出的背景, 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提出:“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基础教育一司希望以“提升学校品质”作为推动工作的抓手。在教育普及基本实现以后,标准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的迫切任务。硬件基本达标了,特色创建、文化建设、内涵发展成为学校追求的目标。下一步,面向2020年乃至更远的未来,提升学校品质应该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努力方向。王司长还辨析了与“学校品质”相关的概念的内涵,提出了学校品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诸多要素,涉及多个主体,学校品质提升具有持续性、复杂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学校品质提升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与会者就学校品质提升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充分研讨。大家形成了一些共识:学校品质应该是通过人(我们培养的学生)来表现的,要把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作为品质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都决定了育人的品质,品质提升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品质是有价值导向的,引导学校提升品质,能激发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动力;用“品质”统整,更加明确了学校发展方向,明确了质量和特色的关系。
转自:海淀敬德书院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AyNTI5OA==&mid=206222748&i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