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管中心召开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案例交流会
发布日期:2014-11-26 信息来源:
11月20日,宿管中心小学组在一层阶梯教室召开了《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案例分享会,来自七个年级的生活教师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实际经典案例分享。宿管中心主任朱志艳带领小学组全体生活教师参加了本次交流会。张晓敏老师主持本次会议。
分享会以代表教师分享主题案例的形式开展,老师们分享了实际工作中如何引导、陪伴典型的让人“头疼”的学生,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挫折和喜悦,会上不仅分享成功的案例,也有通过典型失败的例子引发的思考与成长。预科组郭艳霞老师的《如何培养孩子不挑食的好习惯》、一年级孙晓红老师的《小霸王变成了小队长》、二年赵海霞老师的《爱你在心口难开》、三年级王兴华老师的《小恶魔的变身之路》、四年级张东霞老师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五年级马雅静老师的《多给孩子一些爱》以及六年级孔宝艳老师的《好习惯在爱中养成》,七位老师精彩的讲解和精美的PPT播放,让与会老师们身临其境,引发了大家强烈的共鸣,让老师们体会到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的道理。
最后,朱志艳主任进行总结性讲话。朱主任通过分享自己近期遇到的一个教育案例引发老师们对科学教育更深层的思考。案例中的老师以“有色”眼光看待班里的一名学生,老师和同学们因为这位同学的家庭及性格原因不是特别喜欢他,该名老师也给这名学生贴上了有“心理问题”的标签。经过朱主任专业的分析讲解和心理老师的综合评估,这名学生不需要心理室干预辅导,症结在于此生活老师的教育方式。老师的眼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行为,为此,朱主任提醒老师们将“问题生”改称为“期待生”,先从老师自己的心理、行为上认可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启迪学生的智慧,用智慧开启学生的潜质。学生们才能真正回应老师的期待。
通过教师代表的分享,与会老师们深深感受到每位生活教师都对学生倾注了发自内心的爱护,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学生在校内跌伤了,老师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老师们因此在工作中会令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仅靠一颗爱心不一定必然收到最佳效果,要让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从根本上改变。培养孩子全面成长,需要科学的理念和教育的智慧。本次交流会通过实际案例指导教师,使教师掌握教育过程中学生行为思想背后的心理学规律,帮助生活教师团体向着更加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团队成长。会后,与会的生活教师每人撰写一篇案例反思,结合实际工作,让自己的教育之路迎来“桃李芬芳的”春天,走向“百花争艳”的教育美景。
(宿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