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李庆安教授为我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14-09-29 信息来源:

9月26日下午,我校特邀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庆安教授为全体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我校校长林卫民,常务副校长王彤,副校长张继军,副校长、副书记高雁鸣,副校长于苒出席讲座,中层干部及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于校长主持此次讲座。

李庆安教授以“基于心理需要与学科能力构建”为主题,从心理学的角度,生动阐述了其最新研究的人类基本心理需要, 即“明、语、功、劳、友、政、变”的历史渊源、深刻内涵及对实际教学的现实意义,并就如何发挥在学校管理及课堂教学中满足师生个体的心理需要,学科能力的培养应该基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进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等方面展开讲解。

李庆安教授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音菩萨”导入对“明” 的阐释,他认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理解、明白所教学科的核心知识,并进一步使学生(即他人)明白、觉悟,教师就是“菩萨”;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开展课堂探究,满足学生“语”的需要;在检验环节,完善学习及劳动成果的科学评价,满足师生“功”的感受;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学习,满足“劳”的需要,成为学生今后发展的生长点;在人际交往中,“友、政”(即支持与被支持、控制与自主的需要)又显得尤为重要;鼓励创新、变革的“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理论支撑。

讲座中,李教授在前期对我校英语课堂进行听课、座谈及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师生生活中的实例、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及学校办学思路,通过各种参与式体验和互动交流,让老师们深刻地理解了深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概念。讲座现场气氛活跃,两个小时的讲座让老师们领略了一个从哈尼梯田走出来的率性智慧的哈尼族教授的独特魅力和动人风采,他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鲜明风格,给老师们深深的启迪和感动。

最后,于校长对李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点评,她指出,李教授的讲座视角独特、语言诙谐幽默,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再次赋予认知以新的诠释,这其实也启发我们从另一个层面对课堂教学有重新的认识;课堂是有限的,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是无限的,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长中将逻辑清晰、层次多样的知识展示、呈现和落实,恰恰源自自身的学习和提高,这包括并不限于今天涉及的心理学、哲学领域,希望老师们能在此次讲座中,结合自身理解,从不同角度获得不同程度的益处。

(教师发展中心 杨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