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附校先进人物风采录之李明明

发布日期:2012-11-19 信息来源:

三尺讲台,就是她的舞台

——海淀区优秀教师李明明专访

图为李明明老师在给孩子们上数学课

李明明,出生于1976年10月,蒙古族,1997年走上教师岗位,现担任我校小学数学教师兼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先后有多篇论文、课例获奖,2012年被评为西北旺学区学科带头人,被海淀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聘为学校教育评论员,参与编写的《小学生数学词典(彩图版)》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发行。2012年10月9号,被评为“海淀区优秀教师”。

教师身上被社会赋予了很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去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己任,去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李老师不但深知这一点,而且无论是作为普通教师,还是担任学校中层骨干,她都抱着“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人生信条,身正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

也许是天性使然,活泼外向的李老师把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及全部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这是一位真正享受在教学的乐趣中的老师,她享受同学们求知的眼神,享受学生们天真的笑脸,享受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为了这一份享受,她曾放弃了改行的机会。

作为低年级的教师,她的教学理想是让同学们真正实现畅所欲言,敢于交流,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合作意识和问题意识。这些能力恰恰是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为此,她做了关于“教师课堂语言”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教师的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这位以教书育人为人生最大乐趣的老师,曾经下乡支教2年,在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用无限的爱给大山里的孩子带去了光明,带去了希望。而她,也携带着在这过程中所收获的感动和勇气,十几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地战斗在教育一线。

在德育工作上,她除了以身作则,在无形中给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外,更是挖空心思,组织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为学生创设了积极向上,自主发展,个性成长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优良品行。比如,她努力开展“多样化主题教育活动”,抓好“精细化常规德育工作”,从活动和生活视角转变“学生观”,也成功举行了主题为“阳光下启航,书香中成长”、庆“六一”等学生活动,以扩大学生知识面,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凡事要求尽善尽美的人生态度让她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时时不忘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追求每一天的自我超越。我们不得不承认,三尺讲台,就是她的舞台,她的演出,令无数人感动。

(记者 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