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热点新闻

首页 > 小学教育 > 热点新闻 > 正文

·我校小学校长于苒带领教师参加中美课堂思维图教学法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4-10-20 信息来源:

10月16日我校小学校长于苒亲自带队到海淀区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参加了由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中美课堂思维图教学法研讨会”。随同前往的还有小学副校长郭丽丽,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教研组长和谈固来访教师。研讨会以思维导图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运用展开,通过直观的课堂教学使参会老师深刻感受到思维导图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巨大效用。

会议在美方戴安娜和克里斯丁两位老师有趣的活动导入中拉开了帷幕。两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运用思维图进行英语写作教学。运用泡泡图围绕tiger这个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的联想词语练习,积累写作材料。在初步构思完写作后,利用树状图结合主题句仿写句子,为后面的写作预热。最后在学生完成作品并互相展示和交流。这样的教学过程看似简单,但却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它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即作文教学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是示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为学生写作搭桥辅助。此外,利用桥状思维图讨论问题,使学生在类比中对某一主题的了解更加深入和深刻;同样,还可以用于形近字和近义词的积累和运用上,增强学生对字词和掌握和理解。

随后的教学实践展示课向大家更具有针对性地展示了思维图在语文、数学、外语和科学四个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运用。语文课借助了复杂思维图进行主要内容回顾和课文重难点的突破。数学课老师则借助双泡泡图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讲解。而美国朗登小学的4位教师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对8种思维导图的运用所进行的详细介绍和作品展示,也使在座教师对思维图有了更加直观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大家对运用思维图教学有了更深的体会。

此外,海淀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汇报了思维图教学在该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更加实际具体地诠释了思维图是用来进行“构建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的意义。他们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分层了解思维图:一年级学生要做到八种思维图全认识,二年级要开始尝试运用,三年至六年级要灵活运用思维图。要求在思维图教学展示月,每位教师都上一节思维导图教学研究课,并在课后一起评课、研讨,以此盘活教研。不仅在教研活动中运用思维图,并大胆地将思维图引入备课流程。他们的实践证明,运用思维图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效果十分显著,主要表现为:思维图促进思维活跃性;思维图促进思维可视化;思维图促进表达有序化;思维图促进思维深刻化;思维图促进参与的扩大化。此外,他们还将思维图运用引入教学管理和团队建设中。

参会的三位专家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们认为在培养学生21世纪的技能中,思维创造能力居于首位,所以我们要关注并切实地使用好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提升课堂含金量,吸收创新式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对比、借鉴、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使之变成思维的发散与聚合,实现爱心、合作、自主、创新思维、有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的培养。

海淀进修附属小学思维图教学实践汇报

美方教师上课

美方专家点评

思维图在语文课堂的运用

我校于校长及参会教师与美方专家及教师合影

(小学 王君)

编辑:薛明珠/文 刘冠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