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课】西班牙语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深度交融之旅
发布日期:2025-05-08 信息来源:
近日,在北外附校的西语课堂上,1+3项目西班牙语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西班牙语与中国世界遗产的深度交融之旅。授课教师卿贺柳以“迷失在迷宫里”为主题,带领学生们穿越语言迷宫,在探索中国世界遗产的旅程中,领略西班牙语的独特魅力与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目标明确,文化语言并重】
本堂课围绕《Perderse en un laberinto》(《迷失在迷宫里》)这篇课文展开,教学目标明确且多元。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学生能够精准掌握动词相关变位形式,熟悉故宫、胡同这类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在西班牙语中的表述方式,同时学会运用相关表达来讲述旅行见闻。在文化层面,借助本次课程,学生能够留意并萌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浓厚兴趣,进而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起担当中国文化传播小使者的信念。
【教学特色鲜明,文化主题突出】
本堂课的一大亮点在于教师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元素与西班牙语教学深度融合。课程伊始,卿老师播放的一段由本校西语学生在2019年为参加西班牙“第1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青年论坛”录制的故宫视频,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随后的教学始终围绕“中国世界遗产”这一主题展开。整堂课不仅拉近了学生与世界遗产的距离,更使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教学流程紧凑,内容环环相扣】
课程从一段精心挑选的故宫视频开始,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的学习。卿老师通过听力选词、动词变位规则回顾等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夯实语法基础。随后,卿老师巧妙地将文化元素融入课堂,通过动词及动词短语的分类与图片匹配,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视觉体验,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学生的展示环节。学生们分小组制作手抄报,围绕“中国世界遗产”主题,用西班牙语向虚拟的西班牙云交流小伙伴介绍自己的旅行经历。课程尾声,卿老师巧妙引导同学们深入思索欣赏与保护世界遗产的深远意义,旨在培育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传承意识。最后,她精心布置了分层作业,确保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借助契合自身能力的练习有所精进,真正达成知识的内化吸收与灵活运用。
【学生展示精彩,情感共鸣强烈】
在展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十分亮眼。他们不仅用西班牙语精准无误地讲述着旅行途中的见闻,还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磅礴雄伟,苏州园林的精巧雅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自然纯净之美……学生们精心制作了手抄报,借助这一载体,以流利的西班牙语,将这些璀璨的中国世界遗产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每一组的介绍都充满了创意与热情,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更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这堂课不仅是一次语言教学的盛宴,更似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它让我们看到了西班牙语课堂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未来的教学中,相信西班牙语备课组的教师们将继续引领学生们在语言与文化的海洋中遨游,探索更多未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