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2012年度工作总结(征求意见稿)

发布日期:2013-01-30 信息来源:

抢抓机遇 深化改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2年度,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海淀区政府、海淀区教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开展国家级高中体制改革试验、推进“学校改进行动方案”的关键时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按照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以教师专业培训、项目评估、教育督导检查为抓手,以深化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民主监督为保证,以努力培养文理兼优国际化预备英才,积极建设“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为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学生观”、“教师观”、“管理观”),推进学校各项改进工作顺利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重点工作

(一)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为抓手,规范管理抓质量。

我校有幸成为此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调研的对象学校之一,这标志了我校的办学业绩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和肯定,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督导调研,以此次督导评估为抓手,对学校全面工作进行高标准、立体化的自评自纠,调研组20余名专家通过听取汇报、观察课堂、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题座谈、随机访谈、反馈交流等形式,对我校改善办学环境、明晰办学指导思想和目标及办学业绩等方面的显著进步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于督导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校召开专门的督导调研结果通报与总结大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林校长发表了题为《督导评估后的反思》的总结讲话,进一步认真反思了学校的现实、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学校改进”行动实施的具体目标,明确提出规范管理、加强管理,是我校最具现实和永恒的话题,抓好制度建设、培育非制度性的领导因素、确立每一个教师都是学校管理者的理念是下一阶段规范管理抓质量的核心任务。

(二)以高中特色项目建设为契机,突出重点抓特色。

以高中特色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彰显“双复”办学特色。我校积极准备国家级高中特色试验项目的中期评估,在项目试验目标与方案的指导下,我校全员参与,层层分解目标,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试验方案的目标,在一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一是借助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课程资源与专家资源,制订引入三门大学预备课程(计算机应用、商务导论、统计学)的教学计划,同时引进部分大学预备课程,由北外大学专家来校执教,采用全英文授课。二是在原有“复语班”(英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的基础上,增设了英语日语、英语韩语复语班,制订英语法语复语班开设方案,外语语种发展至6种。三是根据部分学生出国升学的需求,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建立升学直通车,构建与国外大学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德语、西语项目学生的出口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德国亚琛大学、西班牙奥耶维多大学等),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升学需求。

推进国家级“开展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成为德语DSD教学基地、考点;受邀前往德国使馆参加中德建交40周年庆典、师生共赴成都参加德语促进活动、承办全国德语DSD学校校长论坛、受到德国国务部长Pieper女士接见、举办全国德语辩论赛、德语话剧课等活动,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与西班牙综合排名第三的奥维耶多大学建立直通车项目;高考一本率有了质的突破,学业增量创造了某种奇迹;特色艺术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研究项目已列入国家级课题,我校的英语皮影戏、合唱及民乐团在联合国总部演出的表现引起了轰动,获得了赞扬。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外事活动,通过广泛让学生参与对外交流动,开展校本化的外交礼仪教育和训练,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活德语学生黄飞腾将参加德国政府邀请的为期一周的德国大学游学参观项目;德语学生王家鸿作为中国优秀青年,选拔参加德国政府邀请的为期一周的德国大学游学项目;德语学生刘子畅通过层层选拔,被联合国附属交换生组织YFU选中到德国参加为期一年的交换学习活动;西班牙首相萨巴特罗访问中国,附校西语班学生作为中国唯一学生代表团应西班牙驻华大使馆邀请,参加了西班牙首相于北京塞万提斯语言学院的西语演讲会;学生积极参与接待韩国仁川外国语高中的师生、韩国水原外语高等学校、德国科隆姊妹校等交流活动,接待人次达200余人;

为了推进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及学校全面工作,高中各年级分别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高中各年级和班级都召开了两次以上的家长会,甚至个别班级还分批次召开有共性问题的学生家长会。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方法,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的支持,配合学校给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家长委员会全面支持学校特色试验项目的各项工作,重大事项都能与学校达成共识,家校互相合作,形成合力。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我校在海淀区的声誉逐年提升,在社区的口碑也节节攀高。我校从一个社区孩子不愿来的学校成为报考热点校。学校美誉度、家长对学校办学的认可度得到了很大提升。2012年我校高三年级毕业4个班,9月份新高一规模增至8个班。

在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实验学校申报工作中,我校的教育国际化工作符合申报要求,尤其在办学基础、复语外语特色课程、国际交流、毕业生去向、各类国内外竞赛、保障措施等方面特色鲜明、成绩突出,最终被授予首批“海淀区基础教育国际化试点研究项目实验学校”称号。

我校的“开展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试验成果,已通过中期评估并获得专家组评的一致好评下一阶段,我校将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上,以此为突破口,完善试验方案、落实工作目标和要求,肩负迎接项目中期评估的重大使命,进一步突出重点抓特色。

(三)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建设标准抓考评。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师专业考评,保证教师继续教育,有计划,有措施,落实到位。我校校本化教师教育工作常规化、系统化,每周五下午定期组织全校教师在校内开展主题多样的校本专业培训活动,外请专家作“师德”、教学法、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学期初制定培训计划和要求,期末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广泛听取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对培训内容和方式适时进行调整。在教师校本培训工作中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能力本位,按需培训、讲究实效,加强自学读书、网上学习、案例分析、教育教学调研、课堂教学实践等自主学习环节,加强学校整体“知识管理”,通过教师的自主参与各种专业活动,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追求完善”的积极趋向。通过校本教师教育推动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帮助每一位教师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质量教师”,使校本培训成为“教师的最大福利”。举行教研专题研讨活动,示范课观摩活动,“燕山读书社”读书活动,加强对教师参加区级培训的管理,组织教师赴外校听课等,为教师专业提升提供便利。

教务处组织教学管理干部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在教师中开展“专业做事,‘抒写’真实的教育感言”活动、教师专业标准自测等活动,研究和探索教师发展性评价工作,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性考核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建立和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建立教师专业能力水平考核、教育教学业绩评估与教师职务聘任、续聘挂钩的制度,强化评优激励机制,对取得优秀业绩的教师要给予表彰和奖励。细化年级组、教研组月工作小结制度,加强信息报送和值班管理制度,开展教研组长、教师专题问卷调查和分析,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和教研组考核评优等活动。我校还选派了二位英语教师到多伦多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交流。

(四)以做好优秀师生宣传为引导,树立典型扬正气。

树典型、扬正气、促和谐。本学期,为表彰我校教育教学及行政后勤服务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学校设立教育教学特别贡献奖及提名奖,对19名优秀团队进行的表彰和奖励;对荣获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13名先进个人开展附校先进人物风采录系列采访宣传报道。在学生中,全校积极开展“每月一星”评选活动,先后推选出科技、礼仪、学习、艺术等文理兼优综合素质全面的校园之星,积极参加上级单位先进评选活动,评选出30名海淀区三好学生,树典型、学先进、扬正气、促和谐,校园呈现出一片“比学先进弘扬正气 营造氛围创先争优”团结奋进、积极和谐的校园风貌。

此外,我校的“学校改进”行动方案及实施成果被区教委推荐参加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据不完全统计,本年度,我校师生共1621人次获奖,其中教师获奖418人次,学生获奖1203人次;获国家级、市、区级奖励1000余人次,获一等奖、冠军和团体奖共86项;在全国和市区级英语比赛中,我校英语获奖人次有90于人;其中,18人荣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总部展演金奖、中美文化交流小使者;在全国阳光测向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2名同学表现突出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最高奖——“银帆奖”;在2012年,在全国青少年外语艺术大赛总决赛中获得金奖,在2012年“外研社杯”全国青少年网络视频英语大赛、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5名同学荣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竞赛、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春蕾杯”园丁奖、第四届“叶圣陶杯”全国小学生听说读写大赛、第三十三届“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等全国性的比赛中,289名师生积极参与并取得优异成绩。1名同学被正式录取为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学员;在“北京市中小学武术比赛”及“北京市中小学跆拳道比赛”“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比赛”、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评审”等体育项目比赛中,66名师生获得一等奖;在海淀区中小学生科技节科幻画比赛、艺术、英语、摄影、信息技术、书法、数学等比赛中,121名师生获得一等奖好成绩。学生踊跃参与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以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附校师生风采。

我校有95名教师被评为校级带头人、骨干教师,有11名教师被评为区、市级带头人、骨干教师,80余人获区、市、国家级奖励,学校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进步明显,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解决非京籍教师的职评问题,涨教师福利待遇。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我校职称评审推荐工作的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职称评审推荐工作的质量,留住优秀师资,通过积极努力,解决了非京籍教师的职称评审问题,按照统一标准、科学规范、分别申报、同城待遇待遇的原则,通过学校评审后,直接申报大学,由大学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评审,由大学颁发相应职称证书;今年20名教师首次通过评审取得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同时,应广大教师的反映、经工会提议,教代会一致审议通过,并向大学请示后,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结合学校实际,教师年薪普涨一万元,为教职工制作统一服装,定期教师座谈会,及时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和困惑,为教师排忧解难。

二、常规工作

(一)德育工作

制订学德育工作计划,以具体管理和具体行动为抓手,更加务实地落实德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德育工作有时间保障,每周有学生集会、班会、班主任例会或培训会等,每月有年级例会,每学年有全校学生大会及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及英语节等学生活动。学校拨付10万元,作为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专题活动经费。

坚持全员育人,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班主任的作用,试行德育导师制制度。每周由学部组织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月由德育处召开一次德育工作培训会或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每半月由分管德育副校长主持召开德育和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全面协调各个学部、部门的学生管理工作。

突出重点,进一步明确德育工作方向,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奠基学生幸福人生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与创建“爱生学校”的项目实践,全面启动“外交礼仪育人”的德育特色建设,努力探索实践“育人教书”的有效方式,完善“活动德育”模式,加强“四自”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年级组、班级德育工作水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宿管文化建设,打造自主、自立、自强的宿舍文化, 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做到日常管理工作的高效、细致、务实,提高德育管理的专业化水准。

注重学生社团建设,多数学生能主动发挥自身的兴趣与爱好,在原有的美术、手工、合唱等学生社团基础上又先后成立了11个学生社团,其中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生社团有:跳格子慈善社团、模拟联合国社团、志愿者协会、德语社、西班牙语社。模拟联合国社团举行了三次“朝鲜发展核武器与叙利亚问题”的校园会议,学生用英语书写了近30份各国的背景材料,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一个极大的锻炼;有6位学生在7月底8月初参加两个国内的模联会。志愿者协会筹委会成员,去“798”现场为孤独症儿童绘画展做义工。德语社、西班牙语社在外教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与德国、西班牙当地节日相匹配的文化活动,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借助于学生社团建设,除掌握二门外语这一特长外,我校有艺术、体育、文学、科技制作等兴趣、爱好并有特长的学生达60%。

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将安全教育与禁烟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有机整合,丰富中小学生命教育内容。将安全教育与加强法律纪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紧密联系,杜绝校园暴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平安。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和应急机制,制订了《校园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流程》、《校内学生意外事件首先发现责任制》、《公共卫生安全紧急预案》、《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规程》、《心理突发危机干预预案》等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本年度在校内无重大学生安全事故发生。

(二)教学工作

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从“自由时间和约束时间两方面的时间管理”以及“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的知识管理”着手,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基础,着眼学生的终生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常态化,针对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特别是课堂教学知识开展问题研究,以“基于案例的研究”为重点,开展研究课、观摩课等课堂教学研究工作,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承担专业责任,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技术并与其他教师分享。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整合。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学科课外活动以及科技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复语外语课程、第二课堂、科技教育及研究性学习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显著。建立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学生满意度调查、新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科研成果展示课、学校开放日、教学常规检查等制度,通过专家评定、同行评定和学生调查、家长反馈、学生学业水平增量的分析等多种方式,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教研业绩进行评定,以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定期进行优秀教师评选,树立专业优秀的标杆。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教学秩序总体情况良好。每周举行教师教学业务培训会或德育工作培训会,每周召开年级组或学部教学工作会议、教务处每二周召开教学教研工作联度会议,分管副校长半学期召开全校教学工作大会,及时通报信息、督促教学质量提高,全面推动学校整体教学工作。

依据有关规定,开展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美育、科技教育活动。学校艺术团的皮影(英语)、合唱、舞蹈以及铜管乐队等传统节目在同类学校中有一定的影响,科技活动常态化“严谨笃学”的风气越来越浓厚,独立思考、追求学习进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我校学生在各类科技创新、研究生学习成果评比、英语特色比赛中频频获奖。小学生在海淀区英语监测中取得平均分高达98.84的好成绩,中考成绩再创新高,会考、高考成绩在原有基础上突飞猛进。多名学生取得雅思7.5分、SAT2250分、托福94分以上的高分,在高考前,已有多名名优秀学生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名校提前录取,高考成绩又上新台阶。

(三)党工、行政和后勤工作

行政、后勤部门不断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效率,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泛地听取工会、教代会的意见,推进民主监督。我校通过专题学习会、座谈会、参观、撰写心得等形式,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秋季采摘、羽毛球比赛、联谊活动、暑期郊游等10余次各类活动及节日慰问,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教代会常委会每周定期反映一线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以“主人翁”的姿态深入推进“学校改进”行动方案的实施。

本着“规范有序、积极主动、高效有效”的原则,学校办公室发挥枢纽作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上传下达,起草学校综合性行政文件,积极落实文件的收发、传递和归档等工作,认真做好各学部、处室之间的协调统筹工作;以申报教育教学成果奖、学习型组织及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为契机,印制中英文不同版本的学校宣传画册各500本、,制作学校宣传视频,完善综合档案管理,累计整理2000多条信息。精心布置校园环境;组织各类会议68次、协调参与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德国、西班牙、墨西哥、香港、保加利亚、新西兰、罗马尼亚、爱尔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友好访问团26次,接待人数达1000余人次,宣传编辑撰写各类新闻稿件168篇;继续做好教职工保险、公积金的汇缴工作,参加组织各类招聘会11次,加强人事合同、档案及管理工作,完成教师职称申报工作;健全外教保险类别、降低用人风险;进一步明确办公室职能,服务教育教学。

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动积极性,尤其是涉及财务后勤方面的管理,进一步向“开源节流、科学预算、宏观调节、奖勤罚懒、注重效能”的市场式的治理结构努力。财务处进一步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保障资金安全,在全校范围内实行经费预决算制度,控制并逐步降低学校运营成本,通过强化财务制度、改善设备、节资奖励、经费承包等办法,营造厉行节约的工作氛围,形成科学、合理、规范地使用办学经费的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为学校的长效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进一步推进社会化改革和运作规范化的指引下,招生培训中心协调各学部圆满完成本年度的招生工作任务,培训业绩创收再创新高。物业公司认真执行甲乙方协议,自觉承担学校的校产管理、设备设施维修等工作,会同各学部制定工作流程,发挥各学部兼职后勤员的职能,快捷、高效地做好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保障服务,让教师和学生满意。认真管理食堂,保证学生餐饮的营养、安全、健康,确保了食品安全“零”事故。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好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尽速处理,杜绝一切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