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与钱学森对话……北外附校科技节开幕啦!
发布日期:2024-10-22 信息来源:
开幕式不仅吸引了校内师生,还迎来了德国克罗兹高级文理中学的师生,共同见证这一科技盛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协同创新与产业联盟秘书长刘运宸,理论物理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等多位嘉宾,北外附校副校长马晓燕、于苒、杨磊,课程教学中心主任王静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以数字人形象惊艳亮相,与现场师生进行跨时空对话,分享他对科技发展的嘱托与期待。此次跨时空对话得以实现,离不开科技的(AI技术)强大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协常务副秘书长吴宝俊发表了精彩发言,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其公益科普项目——春分工程。该项目自今年3月起正式入驻北外附校,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春分工程每周都会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40个研究所的各专业研究生,为北外附校的同学们带来精彩的科普报告。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开展了上百场活动,并计划持续进行下去。此外,在科技节嘉年华活动中,春分工程科普团队设立了来自十几个学院的20个展位,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科技体验。嘉年华活动从21日中午持续至下午,同学们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各学院科普团队的研究生们进行近距离互动,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他表示,希望春分工程能够持续为北外附校的同学们带来科学启迪。
为表彰过去一年在科技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北外附校颁发了2024年校园科技之星荣誉称号。小学部和中学部共有28名学生获奖,校领导及嘉宾为他们颁奖并合影留念。四年级贺楚跃、初二年级杨轩代表科技之星获得者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科技探索之旅,与科技改变生活和学习的经历与收获。
王静宣布科技节正式开幕。小学部科技周活动同步启动,活动期间,将有“百米科幻画”“消失的颜色”等科学实验,模型搭建、胡萝卜塔搭高等趣味比赛与同学们见面。中学部科技周活动将于11月18日启动,历时一周,届时3D建模、信息编程等校本选修课内容,以及纸飞机、无人机等科技比赛将亮相科技周。
随着科技节的正式开幕,科技节的嘉年华活动也随之启动,操场瞬间被智慧的火花与创新的激情所点亮。本次嘉年华共设77个展位,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从亲子展位到国科大科普团队展位,再到中学生和科学教师展位,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科技的魅力与知识的芬芳。学生们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时而驻足聆听科普讲解,时而动手参与科技实验,享受着科技带来的无限乐趣与惊喜。
亲子展位中,三年级(3)班吴若溪家长的智能车展示尤为引人注目。该智能车利用AI技术,实现了“可以和我对话”“可以问我问题”“可以批评我”及“我们相约吧”四大功能。学生们纷纷试驾体验,对AI技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着迷。同时,二A班江昕岑家长通过3D打印技术,展示了民用客机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不仅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体验,也让老师们兴趣盎然,认真聆听学习。
国科大科普团队设立展位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科技内涵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这些展位既涵盖了航空、航天、集成电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又涉及了光学、急救、现代农业、环保、地球科学以及天文学等多个学科,每个展位都充分展示了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科技与知识的盛宴。其中,航模、发动机展示成为了一大亮点。通过展示战斗机、民航客机、浮空器以及发动机模型,不仅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到了航空的魅力,还激发了大家对航空科技的浓厚兴趣。同时,飞行模拟和无人机飞行表演也备受瞩目,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了飞行的乐趣,并学习到了飞行器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