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通世界 创见未来 | 解密北外附校贯通式国际化育人体系
发布日期:2025-07-22 信息来源:
前言
国际课程:让语言成为探索世界的支点
我们的课程体系植根于国家课程,通过 “目标语+英语”双外语教学模式,构建了初高中贯通进阶、分层精细、外语沉浸、综合融通 的特色课程体系,力争实现“语言+”的深度融通。
01
思维之变

德语课上,学生们可能正用德语探讨德国工业4.0与中国智造的异同;法语戏剧社里,孩子们排演《我的叔叔于勒》,在角色扮演中深刻理解社会与人性的复杂性;日语“传统文化”单元,学生亲手体验茶道,感悟“和敬清寂”的哲学内涵。语言成为探究学科知识、锻炼批判性思维、理解多元文化的工具和载体。
02
视野之阔

“英语话中华”项目引导学生用英语深入介绍中国哲学、中医、节日、当代科技成就,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西语课堂巧妙融入“故宫”等中国世界遗产内容,学生曾作为中国唯一代表站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青年论坛”的讲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孩子的格局在语言与文化的碰撞中自然开阔。
03
跨界之力


英语“全球议题”课程打破学科壁垒,深入探讨气候变化、全球健康、国际冲突等,培养全球责任感;法语学科活动《探索巴黎:一场文化与故事的奇遇》融合历史、地理与艺术;德语课堂引入非遗文化元素。跨学科融合教育,让孩子学习用多维度、复合型知识解决复杂问题,这正是未来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2023届毕业生岳雨晨,现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她将生活了六年的北外附校描述为“梦开始的地方”:“初二时,我参加了日本姊妹校交换活动,成为了促使我选择赴日留学的重要因素。进入高中后,日语教学不仅涉及N1、N2,还会为学生提供日本留学生考试日语部分的对策内容,老师积极为我们争取参加姊妹校线上交流、作文竞赛、外研社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的活动资格。这使我不仅能够与全国各地的日语生和国际友人同台交流,开拓广阔视野,也能在竞赛和交流的成果中感受自身脚踏实地的进步,越战越勇。”

2023届毕业生李沛旻,是北外附校小初高贯通培养的德语学生,现就读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化学专业。他深情回忆道:“在北外附校的岁月里,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同时也塑造着个人品格与价值观。严谨的学术氛围培养了我扎实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培养了我的自信与胆识。”
国际资源:把世界变成可触摸的课堂
在北外附校,走向世界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




学校与德国、法国、西班牙、日本、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中学结为姊妹校,常态化开展师生互访、深度文化交流与研学项目,让跨文化体验触手可及。同时,获得德国外交部国外学校教育司(ZFA)、西班牙驻华大使馆教育处、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日本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中心、韩国驻华大使馆教育处、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等官方机构的全方位支持,提供丰富的资源与高层次的平台。
北京外国语大学各院系鼎力支持北外附校发展,俄语学院、德语学院、中文学院、法语学院等在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学术讲座、学生活动等方面直接给予实质深入的支持。加盟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启动“三师计划”(中学名师、大学导师、行业专家),引入北外等高校专家资源,常态化指导教研,确保课程前沿与高品质。

当资源与课堂深度融合,成长便有了加速度。2024届韩语毕业生任禹霏(现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传媒专业)在分享其高效学习路径时特别提到:“北外附校的韩语教学很独特,不仅注重语法词汇,更强调实际应用和文化理解。在校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地学生交流,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多元成长:以语言之名,抵达更远的地方
北外附校特色外语课程与优势资源的滋养,最终会凝结成向上生长的力量。

2024届法语毕业生王盈欣凭借DALF C2(法语最高级)证书敲开了巴黎第二大学法律专业的门,她深知这份成绩背后,来源于法语老师精心设计的能力培养:“北外附校给予了我学习小语种的宝贵机会和平台,学校组织了丰富的复语活动,让我不仅掌握了一门语言,更是了解了法国文化与历史。”

2023届德语毕业生万育同能同时兼顾北京高考生前7%的成绩和德语C1证书,进入慕尼黑工业大学,这离不开北外附校贯通培养体系对课程安排的精准规划:“我们可以直接在校参加德语DSD考试等级考试。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在高二时参加了德语DSD二级考试获得C1级别证书,口语满分。附校十二年的学习与浸润,使我拥有了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和更具创造性的思维。”

那些在国内外赛事中闪耀的瞬间,成为学子们学术履历上亮眼的注脚:2025届德语毕业生朱春和,成功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学专业和德国图宾根大学对外德语专业的录取。他曾在全国青少年德语辩论赛、全国德语奥林匹克竞赛、“外研社杯”外语素养大赛等赛事中凭借德语能力荣获奖项,还在“希望中国”双语戏剧中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与伙伴们一同揽获全国金奖。2019届西语毕业生王曼丁在校时拍摄的西语微电影获西班牙使馆教育处微电影大赛一等奖,这份创意也帮助她在申请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时脱颖而出。2023届韩语毕业生申英君从北外附校韩语班走进延世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获得50%奖学金,如今,已是学校留学生协会会长的他分享道:“是北外附校的培养,让我既能用韩语无障碍交流,也能在英语环境中完成AI课题。”

一批又一批的北外附校学子正以语言为舟,向着更广阔的世界航行。这里的培养逻辑从未改变:当语言成为思维的一部分,当视野能跨越文化边界,所谓的 “远方”,不过是成长自然抵达的彼岸。
上一条: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