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语学子风采 | 2020届毕业生朱玥:心怀山海,梦越重洋
发布日期:2023-12-13 信息来源:高中部
【编者按】
北外附校是国家级高中特色发展试验项目学校和海淀区复语教研基地,以打造复合型复语型外语特色学校为办学目标,致力培养“外语特长、文理兼优、素质全面”的国际化预备英才。学校充分利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办学资源,开设德语、西语、法语、俄语、日语、韩语等多门复语课程,为学生拓展升学路径,开启多元发展的梦想之门。
近年来,我校高中复语毕业生在国内外升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万育同等同学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综合评价招生获得满分,均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多名同学选用日语或德语参加高考,其中秘鹤轩同学获2022年全国日语最高分。选择出国留学的同学也佳绩频传,获得多所世界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如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韩国又松大学等。
北外附校特色复语课程为学生搭建起沟通世界的桥梁,而学生亦感念母校,渴望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故事,以回馈这片育人沃土。
2020届毕业生朱玥:心怀山海,梦越重洋
现就读院校:巴黎大学
曾获荣誉:
清河学区“最美中学生”
首批“有熊猫UPanda”青年文化全球推广计划志愿者
微电影作品获第七届海淀青少年微电影节一等奖、2020海淀区校园影视作品评比一等奖、2020北京市校园影视评优二等奖和最佳创意奖提名等多个奖项
我叫朱玥,现在在巴黎大学电影专业学习。除了看电影,学习电影历史与理论,还有许多有趣的实践课,如摄影、灯光和剪辑……这些课程我都非常喜欢,我终于过上了理想中的“另一种生活”。回望我一路走来的足迹,我由衷地感谢我的母校——北外附校。
受家庭的影响,我很早就接触到了法语,每次听到妈妈与法国朋友通电话,她口中的法语仿佛化作了一段段美妙的旋律,让我为之深深着迷……随着我对法语的兴趣逐渐浓厚,我开始寻找能够进一步提升法语水平的机会。正是因为北外附校有法语特色课程的原因,我在报考高中时,坚定地选择了北外附校。
没有想到的是,进入北外附校后,我收获了更多的惊喜。在这里,我不仅有机会学习法语,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这让我得以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我曾担任中学学生会副主席兼媒体部部长、高中微电影社团社长,参与和组织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我的中学生活增添了无数难忘的回忆。我曾参与拍摄和制作了多部微电影作品,这些作品在海淀区和北京市的微电影节和比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从创作脚本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感到既充满挑战又乐趣十足。虽然过程有时候会有些艰难,但当我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得认可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2019年是中法建交55周年,作为法语学习者,我也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我提议与法国青少年合拍中法友谊主题微电影,并主动联络并推动微电影社与法国I'ECAR中学微电影社的合作,商定双方微电影社联合编导、拍摄微电影《风筝·风筝》。这一想法及所编写的电影脚本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和肯定,经中法两国有关部门同意,于2019年3月24日中法建交庆典活动当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该微电影拍摄的开机仪式。开机仪式在巴黎罗斯查尔德公馆举行,我与Eliot Charpentier共同进行《风筝·风筝》开机宣言,我们用当代青少年的思考与想象,延续1958年中法合拍片《风筝》的立意,力图为两国友好文化交流增添新的色彩。在当天的“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上,我还带来了由北外附校学生在环保布上绘制的熊猫巨幅绘画,现场的法国青少年在这幅画上继续展开创作,最终,中法青少年隔空共同完成了一幅友谊之作。这一珍贵的创作过程也被我记录下来,在微电影《风筝·风筝》中完整呈现。
次日,即2019年3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隔5年后再次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凯旋门星形广场为习近平主席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王静校长带我在凯旋门边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摩如此重要的国事访问活动,我内心十分激动,更令人兴奋的是,我还有幸接受了央视新闻的采访,这一特殊时刻被镜头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这些文化体验让我更加开放和自信,敢于尝试不同的事情,接受不同的观点,还激发了我更深入的思考,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大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庚子之春,国逢大疫,我也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卷厚重的史诗中落下自己的标点。我特别想为那些在武汉一线奋战的医生们做点什么,于是,我参加了武汉的一个公益团队活动,悄悄地用自己的压岁钱,给武汉中心医院疼痛科蔡毅医生以及职工足球队的医生们买了50套球衣。我连夜联系了中央电视台的知名体育播音员和解说员韩乔生老师,请他亲自为这50套球衣签名,希望能让这份礼物更显情意深重。随同寄出的还有我写的一封匿名信,希望用我们年轻一代的景仰与决心,能够鼓舞在一线奋战、不眠不休的的医生们。原本我只是想力所能及地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献出一点爱心,所以坚持不留姓名。最后在蔡医生的一再追问下,志愿者团队还是把附有我姓名的电子信件发给了他。蔡医生亲自给我写了一封回信,并在新浪微博上公开发布。我被这样坦荡、敬业且充满爱心的一线医生寄予了关怀,深受触动,并下定决心要将这份大爱继续传递下去。
正是这些看似与高考无关的课余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生活中有许多值得记录、传递的美好事物和深沉的爱。我也确立了人生目标,那就是成为一名电影导演。通过这个职业,我可以将这些美好和爱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触动更多人的心灵,而去法国学习电影艺术正是我追求梦想的不二之选。于是,我努力精进法语,学习文化课,最终,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进入了心仪的巴黎大学。
留法真的很精彩,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全新的神奇世界。在那里,我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与他们的交往让我受益匪浅。在巴黎,你永远不会感到寂寞。每天有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无论是国际体育比赛还是顶级时尚盛会,只要你有时间,就有参加不完的活动。在巴黎,更有看不完的顶级博物馆,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文化中心、吉美博物馆……这些世界级的艺术殿堂对26岁以下的学生都免费或半价开放。我一有空就去卢浮宫,每一次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艺术灵感。法国人的创意也总能给我带来惊喜,比如今年夏天,巴黎歌剧院的外墙被一幅巨大的、绘有洞窟的画作所覆盖。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种先锋派的艺术表达,但当夜幕降临,这片画布竟然变成了一块巨大的露天电影幕布,上演着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从北外附校走向世界,是我人生旅程中的重要一步。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这为我的留学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我开启在法国的留学之旅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与当地人进行深入的交流。这种融入感让我更加自信和愉快地度过了留学生活中的适应期,更好地享受了异国文化的魅力。
从北外附校走向世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不再是一个局限于书本内容的学生,而是一个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我变得更加开放、包容,逐渐融入这个多元化的国际社会。同时,我也意识到,留学不仅仅是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我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在母校完成高中学习后,到法国留学,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能为增进中法友谊和文化交流做出我们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