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盛宴中成长——敬德书院研修小记
发布日期:2016-11-02 信息来源:
2016年10月16日,我有幸前往敬德书院学习、研修,深感幸运。书院座落在西山脚下,镌刻着的历史痕迹,参天古树掩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焦躁不安的心至此沉静下来,的确是一处让人静心学习的地方。
我们首先聆听了王新宏教授的讲座。王教授讲述了传统道德与师德的关系,梳理了历代的传统道德“德目”的变迁。最早,管仲提出 “礼、义、廉、耻”系“国之四维”,如果未得到发扬,国家便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孔子提出“三达德”即“智、仁、勇”,至孟子发展为四德:“仁、义、礼、智”,董仲舒又进一步补充为“五常”——“仁、义、礼、智、信”,影响深远。到了民国,孙中山、蔡元培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2008年国家提出“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道德准则,2011年又提出了“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的德行标准。
王新宏教授非常赞同“勤”进入新时代的德目。王教授提到八旗子弟的没落及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懒散,值得大家反思,也为我说服懒散的学生提供了理论和事实依据。
当今社会,外来文化逐渐进入我们自己的文化阵地,一些青少年跟着潮流学,说的话经常不知所云,对于自己国家的文化也知之甚少,这种浅薄让人担忧。十八大提到“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需要建立文化的自信。 如王教授所言,我们绝对不能妄自菲薄。虽然不能盲目夸大自身文化的影响力,但也不能忽视甚至嫌弃传统文化。若对本国文化都是厌弃的态度,少了民族自豪感,很多事情将无法进行。文化修养缺失,说得更透彻一些就是爱国意识淡薄。
道德修养、文化自信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若缺失了道德,即使在专业领域做出重大贡献,也是十分危险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严于律己,对学生进行道德方面的引导。
王新宏教授的讲座结束后,是古琴欣赏体验课。闭目倾听时,躁动不安的心在音乐裹挟着的世界中,体验着幽静与安详。
最后的实践课是书法体验和茶艺研习,与书院的氛围浑然一体。与其说我们在研修培训,不如说是品味了一场文化盛宴,非常感谢学校和书院为我们提供这次文化熏陶的机会。
(高中校区 李吟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