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文化节专题报道】我校举行第四届中学生文化节开幕式暨第16周升旗仪式

发布日期:2015-06-08 信息来源:

6月8日上午,我校举行第四届中学生文化节开幕式暨第16周升旗仪式。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我校校长林卫民,副校长张继军,校长助理、德育处主任杨磊出席仪式,中学全体师生参加仪式。

首先进行的是升旗仪式。主持人是分别来自高一(7)班和高二(4)班的金雨思和谭雁楠同学,担任升旗手的是高二(5)班的刘昊样同学。伴着由高二(5)班领唱的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随后,全校师生为6月1日晚间在长江湖北石首段“东方之星”客船倾覆事件中的遇难者默哀,愿逝者安息。

本次升旗仪式也是我校第四届文化节开幕式,杨磊致开幕词。本次文化节主题为“沐浴文化阳光,追寻国学精髓”。在讲话中,杨磊阐述了国学对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本届文化节的主旨和主要活动,并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大胆表现和创造,用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文化的盛典之中,在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收获宝贵的人生财富。

校团委学生会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自己部门负责的活动。在诵读诗词经典活动初赛中表现突出的高二(5)班同学诵读了古代和当代的诗歌。林卫民上台与本次文化节道旗的设计者微电影工作室高一(7)班张明哲一起揭幕,并由张明哲向大家讲解了道旗的设计理念。最后,校领导为微电影工作室新一任成员颁发聘书。

附:杨磊开幕致辞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校第四届中学生文化节隆重开幕了,首先对本届文化节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同时也对为举办本次文化节辛勤付出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到今,文化始终伴随着华夏儿女的生产生活,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着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为社会提供重要的道德基准、智力支持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是中国现代化的一大精神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本届文化节以“沐浴文化阳光 追寻国学精髓”为主题,内容涵盖国学讲座、经典诵读、文化节海报设计、美丽班级文化布置、微电影大赛等方面,它融思想的灵动、文化的深邃、先贤的智慧和师生的激情于一体。文化节中,同学们将在内涵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培育理想人格;在“美丽班级”“美丽宿舍”的建设上探索创新,展现才华。我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大胆表现和创造,用全部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文化的盛典之中,在活动中培养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无论是否得到鲜花或掌声,相信你都会收获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今年北京高考的大作文题二选一,分别是“深入灵魂的热爱”与“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同学们,你心中的英雄是谁?我想,如果平时你关注中华传统文化,考场上你一定能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一位心中的英雄,写出英雄的风貌,在作文中体现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等丰富的内涵。

同学们,文化给我们熏陶与涵养,给我们信念和力量。在此向大家推荐一本书,《风物长宜放眼量——季羡林谈传统文化》。希望对同学们进一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有所帮助。

最后,预祝本届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我校师生为在海难中丧生的同胞默哀

校长助理杨磊致开幕词

林卫民校长与学生设计者揭开道旗神秘面纱

文化节道旗

林卫民校长和张继军副校长为新一届微电影工作室成员颁发聘书

高二(5)班诵读古代和现代诗歌

学生会各部门宣传文化节活动

(校团委 刘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