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外附校“小雷锋”点赞!——北外附校初一中队“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月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19-03-08 信息来源: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首都“学习雷锋榜样月”系列活动,推进校园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营造向上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校园风尚,3月7日中午,北外附校初一(4)中队“红星志愿服务队”师生志愿者代表前往西二旗社区开展了主题为“学习垃圾分类,共创美好家园”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走进社区,深入民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美化社区环境,共创和谐文化。
【镜头一】“学习垃圾分类,共创美好家园”社区清洁日活动
“集合!”只见小队员们穿戴整体,精神抖擞站好,一切就绪,准备出发啦!
志愿者们步行2.5公里抵达西二旗铭科苑社区,在社区服务站工作站的安排下,同学们领取了清洁工具。学生志愿者分成4个小组分别开展活动,第一小组负责捡拾社区、楼道垃圾,净化社区环境;第二小组负责擦拭清洁社区宣传栏以及健身器材;第三小组负责宣讲垃圾分类常识,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第四小组负责采访居民并收集环保标语以及在社区内开展“我为社区环境建言献策”活动。第三小组组织居民开展低碳生活知识问答活动,有趣的问答方式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在极具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中轻松了解垃圾分类和低碳生活知识,志愿者们热情洋溢的服务态度以及奉献精神赢得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镜头二】“ 我的家园,我献策”——环保标语征集令
志愿者活动不仅能更好地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低碳生活的理念,还能充分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后期,我们还将开展”环卫体验日“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参观垃圾转运站、填埋场等垃圾分类设施,与环卫工人一起工作,实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成果。
【关于垃圾分类,汝知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上升,垃圾围城正在给中国的城市敲墙警钟。
这么巨量的垃圾,他们到底都去哪了?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置方法主要是填埋、堆肥、焚烧等传统的消纳倾倒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污染空气、污染水体、生物性污染、侵占大量土地……
垃圾如何分类?
垃圾基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处理过程中一般分为收集阶段、运输阶段和末端处理阶段,通过标准规范流程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其中,可回收垃圾如果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送到工厂,还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
【学生志愿感受】
@严楠亭: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们通过宣传让一些社区居民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我感受到了一种奉献的喜悦,希望以后还可以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奉献精神,为社会多做贡献。
“红星志愿服务队”志愿宣讲队队员 严楠亭
@张亦冲:今天中午,我们去社区参加清洁日志愿者活动。我的任务是为社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且随机采访大家。通过一次次的讲解和采访,我不仅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更加对雷锋同志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油然起敬,我以后一定要多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弘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
“红星志愿服务队”志愿宣讲队队员 张亦冲
@田思齐:这一次的志愿活动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雷锋精神当中的“奉献”与“勤劳”。我们在社区中穿梭,看到垃圾捡起,擦拭社区宣传栏让它变得干净,做垃圾分类的宣传。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活动,号召更多人加入到爱护环境的队伍中,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以后我还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去体验奉献与劳动的快乐!
“红星志愿服务队”清洁劳动队队员 田思齐
@王罕:今天我去社区参加了志愿者服务活动,我被分配到了捡垃圾一组,我在灌木从里,找到了许多的垃圾,如雨刷器、电池等。这里的环境非常的糟糕,我希望可以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把垃圾都扔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红星志愿服务队”清洁劳动队队员 王罕
(撰稿:北外附校校团委潘铎轩 编辑:黄露 复核:何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