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初中部工作计划要点

发布日期:2012-02-05 信息来源:

加强复语特色建设 着力教师专业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工作思路》、《“学校改进”行动方案》和《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研制全员德育方案并有效推进,“让德育扎根”;德育工作重心从刚性管理、规则管理向学生“自主管理、自觉约束、自我教育、自由发展”转移,“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通过加强学部教育教学规范化管理,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加强复语特色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北外附校初中美誉度及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德育工作

(一)、工作重点

本学期初中部德育工作的口号是“让德育扎根”,重点是进一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核心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觉约束、自我教育、自由发展”的能力和习惯。

(二)、具体措施

1.德育工作的重心,要从刚性管理、规则管理向学生“自主管理、自觉约束、自我教育、自由发展”转移,形成学生自觉服从纪律和规范的行为文化,养成自觉追求自强、自立的习惯,形成积极追求上进的氛围。

1)完善学生值周制度,制定《卫生免检班级标准》、《仪表免检班级标准》等制度并组织实施,评选“免检班级”,树立典型;建立每周校风检查制度,并严格加以落实。

2)进一步落实年级表彰会制度,明确表彰标准,扩大表彰范围,突出激励作用。

3)学部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依托重要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周组织一次学生活动。

4)以建立和落实班规为突破口,建立班级、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5)探索以学生周记为载体,开展学生及时总结反思的自我教育形式。

6)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养与培训,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组织观念和管理能力,使他们胜任本职工作,并能带动身边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生干部监督评判及考核制度,以增强其责任心,促使其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7)全面使用《班级日志》,及时记录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常规表现和班级重大事件;使学生自主管理落到实处。

8)充分利用午自习时间,探索教师监控与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

2、进一步提高德育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认真贯彻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现有德育科研课题为抓手,组建课题组,以团体研究的方式,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以《班主任对学生的有效激励与处罚研究》为主题,组织班主任全员参与,边实践边研究,及时交流经验,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结合班主任的自主学习和自身修炼,全面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化水平。

3、以“立高尚师德,树育人形象”为师德建设的工作目标和着力点,全面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做到:对学生微笑,任何一个学生都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学生交谈,每一个孩子学生都能和老师平等地对话;帮学生明理,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中辨别善恶美丑;教学生求知,能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尊重学生的意志,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机会,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学生着想,使每一个学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4、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日常考核制度,建立班级卫生、纪律、活动等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强化班级管理的考核反馈。要重视班主任与学生的个别谈话,鼓励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活动,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加强早锻炼、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落实检查制度。要会同宿管部严格住校生住宿管理,完善安全工作预案,落实安全工作“首先发现责任制”;要加强家校联系,自觉保持家长投诉、建议、反映问题渠道的畅通,学部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要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最大程度地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5、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培育和弘扬北京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1)学习宣传“北京精神”。

2)培育弘扬“北京精神”;

3)体验践行“北京精神”。

6、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系列教育活动,倡导学生尊重生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咨询、指导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辅导,提高学生意志力和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矫治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积极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将毕业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实施者,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存在问题就及时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任课教师也应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谈心,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制定出短期和长期目标,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适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或减压训练,减小考试焦虑,提升学生自信心

7、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在现有社团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社团数量、扩大学生社团规模、提高质量。在社团管理上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人员、定场地。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共享教师资源,有校本课程的教师承担部分社团的指导工作。重点打造3到5个学生社团(合唱团、器乐团、文学社、广播站、小记者站等),使之成为精品社团,出精品活动,同时注意社团品牌活动的开拓,传承老的品牌,打造新的品牌。

8、积极利用校内网平台,加强对学生活动的报道。加强学生小记者团建设,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报道,落实学生作品的修改、上传等具体工作,让学生享受到网络文明所带来的各种有益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好黑板报、校园广播,尤其是学生橱柜门等宣传阵地,结合学校中心工作,突出教育功能,体现外语特色,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造具有附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年级为单位对学生橱柜门地使用进行整体规划并策划内容,每月出一期,每学期四期,出每一期前做到精心策划、设计,之后开展参观学习和评比工作。

三、教学工作

(一)、工作重点

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大胆创新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改革规律,创设良好的教研和学习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改良教师的教学行为,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成绩。

(二)、具体措施

1、以开展新教育实验活动为载体,鼓励和促进教师基于学情和学科特点,持续开展有效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方式,创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情,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促进学生学思结合,主动发展。

2、优化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管理绩效。通过精简教学管理层级,实现以教研组为主体的“扁平化”教学管理体系,缩短学部领导与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距离,教研组备课组可以迅速落实管理决策。

1)实行学部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一线教师的教学管理程序。由教研组直接管理本学科的备课组和教师,全面负责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工作,完成学部主任制定的学科教学目标管理任务。

2)突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评估作用,通过《教研组长工作手册》、《备课组长工作手册》的使用,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职责与权利,规范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工作内容。

3、加强教研组建设,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明确学科在各教学段的总体教学目标,教研组要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着眼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明确本学科在各学段的教学总体目标,梳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完善学科考评机制,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进一步研究高效课堂,基于学校现实创建各种课型的常规教学模式;发动全员教师从“让——学习发生”角度设计教学,抓好精品课程建设,落实基于具体问题的有效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营造研究具体问题的教研风气。

1)进一步落实《教研组长工作职责》,规范教研组长工作内容,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各项职能。

2)实行教研组长例会制度,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过程性管理与督导,定期对教研组工作进行总结与交流,不断提升教研组长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3)加强教研组的考评和评优机制,发挥教研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创建特色学科,品牌学科。

4、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内容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教学专业化、辅导有智慧”工作机制的建构上,做好统一进度和要求、统一单元检测并做好分析等事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组织考试),推动教育教学常规和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

5、年级组要进一步落实管理出成绩、出质量的工作要求,对全年级学生所有学科的学业成长承担起管理责任,把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水平作为中心工作。

1)进一步落实《年级组长巡课制度》,《进一步加强晚自习管理的制度》,认真填写《年级组长一日常规检查表》,通过规范化管理,重视优质高效的常态教学,提高本年级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年级组长进班听评课制度,实现年级组长对年级教学的督导作用。

3)年级内有计划性地开展学法指导,学习经验交流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

4)对学困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成绩,教师辅导,家教沟通等过程,帮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业水平。

5)加强对本年级学生参加选修课及各项社团活动的管理,力争使每个学生通过选修课,发展自己的特长爱好,在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实现学部全体教师都成为“适合一切学生的高只质量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

1)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开展师德教育,教师专业化校本培训,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提升个人修养,进一步明确“以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建立一支优良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进一步严格教职工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北外附校教职工考勤制度》,《教职工月考核制度》,依法依规严格管理,奖勤罚懒,激发工作活力,争取教育教学质量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3)以海淀区“新教育实验”项目为载体,以我校“燕山读书社”依托,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使读书活动成为教师良好工作和生活习惯。

4)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制定《北外附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对此项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和量化管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

5)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通过赛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二部分教学工作

二、具体措施

7、进一步突出多语种外语教学特色,加强多语种外语特色课程建设,从“外语特长”高要求着手建设外语品牌教学,使初中学生成为外语学习的“能说会写者”。

1)进一步完善英语,德语,西语教学实施方案,制定日语教学实施方案,明确课程设置,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及各学段教学质量监控要求,着手外语课程校本化建设。

2)进一步规范初中第二外语选修课的课程建设,在初一,初二年级开设德语,西语及日语选修课,凸显我校复语办学特色。

3)通过明确口语,写作的教学目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量化写作作业,实行一对一的口语作业检查,加强对学生外语学科口语,写作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

4)依据外语小班教学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实行外语能力分班教学,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使各个学力层面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5)通过明确外教教学内容与要求,将外教教学纳入到备课组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外教教学工作质量。

6)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外语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搭建外语展示的平台,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本学期将以“北京精神”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外语节活动,充分展现我校的外语特色。

8、扎实开展初三中考教学工作,争创中考理想成绩。

1)认真研究部署初三各阶段教学工作计划,科学规划学习时间,研究“以能力分层的走班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加以落实。

2)根据第一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情况,对每位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并制订可行措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业水平都有所提高,为中考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

3)备课组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学习、研读《中考说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学生学习指导。

9、做好2012年小升初招生和初三留生工作。

1)组织好小升初家长咨询会和入学考试工作;

完成初中部宣传片的制作;

2)制定本校六年级的小升初衔接课程计划并实施;

3)配合高中部做好初三优秀学生直升本校高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