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探师|优秀班主任高雪莹:润物细语,守护幼苗破土的光影

发布日期:2025-04-16 信息来源:小学部

在北外附校的校园里,总能看到高雪莹老师被孩子们簇拥的身影。她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着“一心班”的每一个角落,她正以独特的育人智慧,在北外附校这片教育沃土上耕耘出芬芳的故事。

01

当孩子们的老师,是一种享受”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高雪莹老师从小就有一个教师梦。儿时,她会想象着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样子。如今,她依然保持着那份初心。“蹲下来听孩子说话,真正理解他们的想法;把知识变成有趣的故事、游戏和活动;允许犯错,因为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相信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这些教育理念的背后,是那份心底真正的热爱。

在她看来,教育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场温暖的陪伴。每天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见证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就充满了力量。那个总写错字母的孩子终于记住了b和d的区别,那个害羞的小姑娘第一次主动举手发言,那个只爱听夸奖的小男孩儿面对批评也不再脆弱流泪,那个炸裂的淘气包子开始温柔的打扫教室,那次获得文明班级时沸腾在教室里的欢呼.....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是最治愈的时刻,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02

“让教育成为孩子的长效滋养”

“在活动中遇见成长。”在日常的教育时光里,高雪莹老师用多维度的主题活动,编织起教育的经纬,让孩子们在充满仪式感的环境中学习与生活。为了创建一个充满温馨与美感的教室环境,为孩子们营造出家的安全感,每学期初都会精心打造,布置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教室环境。

班级建设活动是培育集体精神的沃土。通过“木桶效应”主题班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同伴的优点:“琪琪的黑板报画得最棒!”“坦坦总是主动帮助值日生!”当每个孩子都成为别人眼中的“长板”,团结协作便成了班级的底色。高老师的“积分银行”更是妙趣横生,孩子们通过纪律、学习等表现“赚取”积分,每月兑奖日上,有人精打细算地比较“商品价格”,有人豪爽地“买”下心仪奖品。这不仅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更是财商教育的生动课堂。

心理成长活动为心灵打开一扇窗。“自信成长”班会上,孩子们用不同颜色的苹果描绘自我:红色的热情、黄色的开朗、绿色的耐心......当越越腼腆地说“我的蓝色苹果代表需要更勇敢”时,全班响起鼓励的掌声。这种自我认知的启蒙,比任何说教都更触动人心。

节日文化活动让传统与情怀共舞。雷锋日里,孩子们与光爱小学的“六年之约”从未间断,孩子们打包图书时总要多塞几本自己最爱的故事书;中秋节的家长课堂上,面粉沾满脸的“月饼师傅”们,把“团圆”二字揉进了香甜的馅料;每年国庆节,高老师都会和孩子们一起为祖国庆生,一年级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二年级开展《我爱你中国》,三年级开展《爱我中华 献礼祖国》,每一次主题班会,都让孩子们为祖国送上“生于华夏”最纯真的礼赞。

母亲节的“为爸妈做件小事”任务单上,写满了“和妈妈拥抱”“为爸爸捶背”的温暖计划;每一年结业式上,孩子们都会怀揣心中的感恩,细数一年中成长与收获的点点滴滴。

高雪莹老师说,德育从来不是宏大的命题,而是藏在这些具体而微的实践里,她希望自己设置的这些美好的活动,可以像珍珠一样种在孩子们的心里。

03

“播种森林的人,会聆听每一颗种子的愿望”

“在规则的土壤里,让个性自由扎根。”“教育是等待的艺术”,而那清澈的眸光,滋养着每个生命绽放独有的光彩。高雪莹老师有一双明亮的眼眸,总是温柔而又笃定。当孩子们依偎在她身边时,那双清澈的眼睛总能精准捕捉每个学生的情绪波动,为答对问题的孩子闪烁赞许,给困惑的孩子投去鼓励。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教育者最动人的模样。“一心班”那片成长乐园里,她的目光始终是孩子们最温暖的航标。教室绿植区新芽萌发的弧度,树洞信箱里稚嫩笔迹的倾诉,孩子们晨读时的专注,运动会上的大汗淋漓,都被这双眼睛温柔收藏。

班级里一个叫小跃的男孩,曾是班级里最沉默的“小胖墩”。高老师记得他低头躲避体育测试的样子,眼中闪过的自卑与失落。于是,一个温暖的约定就此开始——“21天蜕变计划”不只是跳绳打卡的数字游戏,更是师生之间关于坚持与勇气的对话。每个傍晚,她都会认真回复小跃发来的锻炼视频,用红笔在日历上画下一个又一个代表坚持的小星星。每一个阳光课间操,高老师都陪伴着小跃跑步。当小跃终于能在一分钟内跳出158个时,高老师看到的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一个孩子重获自信的蜕变。

高雪莹老师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你不会唱歌也没关系》,扉页写着:“教育是让每个灵魂找到自己的声部。”正如她所坚信的,教育不是塑造千篇一律的完美,而是在团结与爱的土壤里,让每株幼苗按照自己的节律生长。那些被她点亮的孩子,终将懂得,所谓“英才”,不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更是心中有光、脚下有路的生命姿态。

04

教育不是重复,是永远鲜活的创造”

“教育本来的样子,就不是教材,不是课堂,而是人点亮人。”高雪莹老师用心地为孩子打造“幸福教育”的密码。课堂里,知识从来不是终点,而是通往幸福的桥梁。她教孩子们朗读英文时,会先让他们感受文字里的阳光温度;指导英语对话时,总提醒“说错没关系,敢表达就赢了”。

在这个被孩子们称作“小宇宙”的班级里,高老师是那个“点亮星星的人”。她的班级如同一座微型花园,用活动为土壤,以合作来浇灌。低年级时,她设计“班级小管家”角色,让孩子们在班级管理中学会责任;中年级的“互助学习小组”里,学生既是彼此的“小老师”,也是情感支持的伙伴;到了高年级,她将搭建“滋长型平台”,让英语剧展演、公益实践、公开课堂等活动成为孩子们积累自信的舞台。曾有家长感慨:“孩子回家总说‘我们班’如何,那种归属感,是高老师用真心换来的。”

“教育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需要像熬汤一样耐心等待。”她的班级管理,从不用疾风骤雨的训诫,而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智慧,将习惯养成融入生活的细枝末节。

小瑞是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刚入学时总是低着头,不敢和老师同学交流。高老师发现他内心敏感又渴望被关注,于是每天课间陪他聊天,鼓励他为班级做些小事。三个月后,在班级故事背诵上,小瑞勇敢地站在讲台前,用响亮的声音展示古诗。当他收获全班掌声时,眼里闪着自信的光芒。

从教以来,高雪莹老师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的赤子之心。她的教学历程,就像她教室里那面由学生共同制作的“气球城堡”墙,写下每一段历程的目标,不断向上努力实现,在这位年轻教师的字典里,教育从来不是重复,而是永远鲜活的创造,她希望自己的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学会幸福。

05

“最好的教育,是家校同频的回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比喻:“家校如同并肩工作的雕塑家。”为了做好这件事,高雪莹老师做了很多努力。从接新班开始,高老师制定了和家长沟通的时间档案,及时高效地沟通学生情况,记录老师家长的双向反馈,在班级管理中她构建起“配合”到“共创”的共育机制,希望把教育的难题从“独自面对”变为“集体智慧”。

当家长课堂遇见学生讲台,为了鼓励孩子们勇敢站在课堂的中央,也为了让家长更多的参与到班级学习中,从一年级开始,在班级内坚持开展学生课堂和家长课堂。从孩子到家长,从校内呈现到校外资源的整合。其中学生小课堂,孩子们在知识传递中学会了表达,在团队协作中收获了勇气。而家长课堂则让教育长出了温暖的触角,当知识与生活相拥,当校园与职业相遇,孩子们眼里的光,正是未来无限可能的星火。

在高雪莹老师的“一心班”,德育的温暖、智育的巧妙与体育的活力、美育的灵动、劳育的踏实交织成网,托起每个孩子独特的人生轨迹 。

06

“一场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

高雪莹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爱,是师生之间最美的双向奔赴。当她俯身为小跃系紧运动鞋带时,这个曾经沉默的男孩正用158个跳绳的成绩,教会她坚持的意义;当她蹲下来听小瑞讲述恐龙故事时,那个内向的孩子用逐渐响亮的声音,让她明白等待的价值。

在“一心班”的教室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老师用晨光般的温暖照亮成长的路,孩子们则以最纯真的蜕变作为回应。正如高老师说的那样:“不是我教会了他们成长,而是他们让我懂得了教育。”那些被细心收藏的进步卡片、悄悄塞进手心的感谢纸条,都是这场奔赴中最动人的信物。

“他们心中的她”

三(3)班李润琪:

“高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知心大姐姐。三年来她认真负责,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高老师都给了我们满满的仪式感。她的课堂总是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每当听到高老师用温柔的声音说“Excellent!”“Very good!”,我就浑身充满了力量,学习劲头十足。  高老师还特别重视我们的全面发展,每次学校活动她都精心策划,鼓励我们大胆展现自我。记得有一次,她为了帮我们排练节目,嗓子都哑了,却仍然坚持指导,我特别心疼她。高老师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我们的成长之路。谢谢您!高老师,我爱您!”

三(3)班 董怡然:

“我有一位超棒的班主任,高老师。刚上一年级时,我特别胆小,课堂上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举手发言。高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用会说话的眼睛注视着我,眼神里满是鼓励,仿佛在说:“勇敢点,你能行!”我犹犹豫豫地举起手,声音却小得像蚊子叫。回答完毕,高老师露出了大大的笑容,那一刻,我心里特别安心,像被阳光照暖了一样。高老师不仅在课堂上鼓励我,当我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她也会耐心地帮我解决。运动会上,我跑步摔倒,膝盖擦破了皮,疼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高老师急忙跑过来,心疼地看着我,那眼神满是关切,随后又露出安抚的笑容,瞬间抚平了我的委屈。高老师,我会永远记住您的笑容,永远爱您!”

三(3)班 郭珮甄:

“不知道你们的班主任是什么样子?我要讲一讲我的 Miss Gao,也是我们的英语高老师!课堂上的她,就像一块有魔力的吸铁石,时时刻刻吸引着我们这些“小铁粉”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大家都意犹未尽。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她更是对我们的关心细致入微,帮我们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是我们的“全能高老师”,我们大家都很爱她!”

结   语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充满爱意和鼓励的教育者,能够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得到充分的滋养。那些藏在晨读声里的欢笑,课间分享的趣事,温馨布置的学习环境,一次次充满仪式感的生活瞬间,都是高雪莹老师送给孩子们最珍贵的人生礼物,透过满满的爱意和真诚的塑造,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

教师简介:

高雪莹,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中共党员,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英语教师,海淀区优秀班主任。曾荣获清河学区2024年“星火之光”少先队辅导员专业技能活动一等奖,2024年海淀区第五届“风华杯”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二等奖,2022年北京市第三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二等奖,2020—2021学年海淀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四有教师,2021年海淀区第九届“世纪杯”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评优展示活动录像课一等奖、现场课一等奖,参加外研社外语特色课程教学研讨会并在北京、广东、贵州进行展示课程荣获“优秀展示课”、指导“希望中国”中英双语合唱全国年度终评荣获全国特等奖及“最佳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