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风采】春风化雨育栋梁 桃李争妍满芬芳 | 李妍
发布日期:2021-03-19 信息来源:
教师简介
李妍,数学学科一级教师,海淀区骨干教师、高中数学教研组长、班主任。她春风化雨,以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女性特有的严谨认真教化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以踏实全面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以灵动的话语调动起孩子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心弦。她潜心研究教学,多轮执教高三毕业班,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北外附校特别贡献提名奖;2020年获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称号。
人物风采
“工作认真、有热情、极其热爱自己的工作”
“专注做事、对事情有规划,十分理性、知性”
“强大的学科能力”
“三观正,处理事情的能力强,思维严谨”
“坚持不懈”“乐于奉献”
“积极向上,有上进心”
“敬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对待班级中的一切事物都尽心尽力;对待数学问题一直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
“做一件事就要做到最好,不放过每一个机会”
“自律、好强、坚持、有干劲”
“坚持、认真、勤劳、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有好学之心,乐于帮助同学,做事井井有条,分配任务合理”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态度严谨,一丝不苟;这种责任感值得我学习”
......
这些都是李妍老师的学生在一次匿名调查中,对“你的班主任身上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
确实,在班主任工作中,她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般地影响着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精神、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传递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让学生悟出人生之道。同时,她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冬至的时候,住宿的孩子们不能回家,李老师就买好肉馅和面粉,利用班会时间带孩子们包饺子;参加北京市合格考后,她看着学生们参加了一整天高强度的考试,还在认真上晚自习的身影,心疼地给孩子们购买了爱心水果。她的真心付出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回报,经常会在办公桌上收到孩子们送来的小惊喜,比如一张小卡片,一朵小花或是一块巧克力,爱一直围绕着他们!
李妍老师对学生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爱戴,不少学生毕业后仍频繁联系老师,还有学生给她寄来了情深意切的信件。
已经毕业多年,也走上了教师岗位的学生景传宇这样说: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李妍老师,是她给了我信心,‘拯救’了我的数学。从小到大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久而久之,窟窿越来越大。高三第一次月考我的数学成绩是倒数几名,到高考我的数学成绩直线飞跃,实现了逆袭。李妍老师是十分懂学生的老师,一眼就看出了我基础差的问题,她经常跟我说的话是“补基础”,先给我讲方法,然后把这一考点所有类型的题拿来给我做,到最后,我能熟练掌握所有基础题,做到不丢基础分。基础掌握好了,便有了后续的拔高提升。遇到李妍老师之前,我惧怕数学,数学拉了我的总分,始终不敢面对;遇到李妍老师之后,我发现数学其实不难,数学也可以很有意思,慢慢喜欢上了数学。”
正如学生感受到的,李妍老师非常热爱数学,热爱教学工作。她潜心钻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把每节课都当成公开课一样对待,并收获满满:
2017年参加首届海淀区风采杯高中数学教师成果展示获教学实录“一等奖”;
2019年参加第三届海淀区风采杯中学教师教学成果展示获数学学科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9年研究课《数列的应用》获北京市首届科研课题研究录像课(教学基本功)评比二等奖;
研究课《概率的应用》获北京市第三届科研课题研究科(教学基本功)评比二等奖。
......
她善于思考,勇于直面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不断探究更适合我校学生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将教学思考转化为科研成果,撰写的论文《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有效性之行动研究》获海淀区第十六届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北京市第七届京研杯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征文活动荣获“二等奖”;《高中数学处方式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初步实践》获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二等奖”。
李妍老师特别重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立足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
2020年暑假,作为带队教师带领高一高二学生参加京-湾数学建模夏令营活动,与全国十几个省市300多名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学习数学建模知识,所有参加学生全部考核合格,获得毕业证书。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她不放过任何一次实践机会,她两次带领学生组队参加北京地区数学建模联校活动,均获得北京地区三等奖的好成绩,李妍老师获指导教师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区级的数学竞赛,2020年辅导学生王依雯参加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获北京市三等奖。
通过这些数学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学习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给学生们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
李妍老师说:
我常常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知识,我们还能教给孩子什么呢?在我看来,除了知识,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知识,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知识,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知识,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面对生活的态度;除了知识,我们还可以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我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甚至优秀的社会人,帮助他们树立不悖于社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上一条:校园小农场 劳动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