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教研】阅读思考研究反思 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记高中复语组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1-10-13 信息来源:
2021年10月8日下午,知名学科教育理论专家郑青岳先生为我校教师做了题为《教师成长四条途径》的报告。这场报告对高中复语教师们有很大的启发,因此在10月11日举行的高中复语教研活动中,复语教师相互交流听完报告的心得,共同探索实现高中复语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首先,法语教师、高中复语教研组组长张爽带领老师们回顾了郑青岳先生就教师成长的四条途径所做的具体阐述:首先,教师要注重积累,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据此更好的运用教学素材,解决疑难问题。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再次,教师应当直面尴尬,通过思考和实践从教学尴尬中走出来。最后,教师应当勤于反思,具备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寻找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加以弥补和完善,不断提升自身成长。
接着,复老师们结合程实际情况,分享讲座给高中复语课堂课带来的启发。
西班牙语教师陈佳琪针对问题生活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她表示,这是我们复语教学中每天都在发生的场景。为了降低外语教学的难度,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和把握语法点,教师们往往会在外语课堂上引入生活元素。新课标也要求我们将语言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避免语言学习空泛化。在落实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准确把握课堂节奏是必要前提。既要充分利用生活元素打造教学情境,又要分清主次,及时强化知识点;科学设计教学问题是关键所在,在情景设置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选用与生活和教学内容关联较大的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思考。
日语教师耿雪针对经验和反思进行了发言: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郑青岳老师的讲座中提到:教学反思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而言,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的途径很多,其中坚持读书是关键所在。一个教师日常如果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就会更加活跃,语言表达也会更顺畅。多读书,我认为要多读教育名家名著;还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书籍;教育科研类的图书也要涉猎;还有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书籍。这样教师才能终身受益。
德语教师魏宇晗则结合日常德语高阶课堂情况,分享了对教学反思的感悟。她表示教学反思一直被认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经过反思,教师才能真是了解自身教学中的优缺点,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才能有所提升。所以,我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要加强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使教学能够真正具有成效。
最后,法语教师、高中复语教研组组长张爽老师针对写作分享。她非常认同“教师即是研究者” “教育科研是普通教师和名师的分水岭” 这一说法。这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老师们提出的要求。北外附校高中复语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场景,鲜活的研究问题,这些都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因此她鼓励全体高中复语教师多动笔,坚持动起笔来的优秀传统,并要能长期坚持不懈动笔,及时记录教学反思,每学期写1-2篇教研论文,尝试解决复语教学问题,并把总结出来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当中,将高中复组打造成真正研究型教研组。
高中复语组供稿